在浙江一带,我们遇到了汹涌的潮水。涛声震天,数百里外都能听到。船夫们惊恐地说:“潮水已经逼近了,现在不能往南渡。如果不掉头回去,我们恐怕要葬身鱼腹了。”我迅速拿出宝镜照向江面,只见江水立刻变得平静起来,屹然如一道云墙立在那里。四周的江水豁然开朗,开了五十多步宽。江水逐渐变得清澈浅浅,鼋鼍等水族纷纷散开。我们扬起帆篷,轻盈地驶入南浦。待我回头望去,只见波涛汹涌,高达数十丈,正是我们刚才所渡之处。
随后,我登上了一座高台,周游四方,观赏着洞壑之美。在山谷中夜行时,我佩戴着宝镜。即使离身百步之遥,也能照亮四周,纤毫毕现。林间的宿鸟被宝镜的光芒惊扰,纷纷乱飞。
回到会稽后,我遇到了一位名叫张始鸾的异人。他传授给我《周髀九章》及《明堂六甲》等秘籍。后来,我与陈永一同游历豫章,还遇到了道士许藏秘。他自称是旌阳七代孙,擅长咒术和登刀履火等神奇法术。我们相谈甚欢,共同探索着这世间的奥秘。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午后,丰城县仓督李敬慎家突然陷入了恐慌之中。他家的三个女儿突然得了一种怪病,全身无力,日渐消瘦,医生们都束手无策。甚至连那位神秘的道士藏秘也尝试治疗,却毫无效果。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赵丹的才子,身为丰城县尉,路过此地。李敬慎连忙向他求助。赵丹听闻此事,心生好奇,决定亲自前往查看。他跟随李敬慎来到家中,只见三个女孩脸色苍白,形容憔悴。
赵丹仔细询问了病情,李敬慎焦急地告诉他:“这三个女孩每天傍晚都会精心打扮,然后进入阁子中。熄灯后,便能听到她们与人谈笑风生。但到了早上,她们却怎么也叫不醒,身体越来越差,吃不下饭。我们尝试过让她们白天梳妆打扮,但她们却威胁要自杀,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
赵丹听后,心中一动,决定亲自去阁子一探究竟。他跟随李敬慎来到阁子前,发现阁子东边有扇窗户。为了不惊动里面的女孩,他白天先悄悄锯断了四条窗棂,然后用东西支撑起来,恢复原状。
夜幕降临,赵丹躲在暗处,静静等待。果然,到了傍晚时分,三个女孩开始梳妆打扮,然后进入阁子。赵丹心中一紧,等到一更时分,他悄悄拔掉窗棂子,手持宝镜照入阁子。
只见镜中三个女孩惊恐地尖叫起来:“杀我婿也!”赵丹定睛一看,只见镜中除了三个女孩外,还有一个一尺三四寸长的鼠狼和一只肥大的无毛老鼠,以及一只身披鳞甲、头有两角、尾长五寸以上的守宫。这些怪物在镜中显得异常惊恐,纷纷逃窜。
赵丹心中大震,立刻拔出宝剑,冲进阁子。经过一番激战,他终于将这些怪物一一斩杀。从此,三个女孩的病情逐渐好转。
后来,赵丹在一次游历中遇到了庐山处士苏宾。苏宾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奇人,他精通《易经》,能够洞察未来。他告诉赵丹:“天下神物,必不久居人间。如今世道混乱,他乡未必安全。你手中这面宝镜非凡物,希望你能够尽快回家乡去。”
赵丹听从了苏宾的建议,立刻启程北归。在游历河北期间,他夜晚梦到了那面宝镜。镜中传来一个声音说:“我感激你兄长的厚礼,如今我即将离开人间远去。我想与你道别,请你早日回长安吧。”赵丹在梦中答应了宝镜的请求。
清晨醒来,赵丹心中恍恍惚惚,决定立刻启程返回长安。他心中暗自庆幸没有辜负宝镜的嘱托。然而,他心中也隐隐担忧,这面灵物或许并非他所能长久拥有。
数月后,赵丹回到河东。大业十三年七月十五日那天,他突然发现宝镜匣中传来悲鸣声,声音纤细而悠远。渐渐地,悲鸣声越来越大,如同龙咆虎吼一般。赵丹心中一惊,连忙打开匣子查看。然而,当他打开匣子时,那面宝镜已经消失不见了。
六
在唐朝贞元初年,扬州广陵有个憨厚壮实的打工仔冯俊,凭借一身力气混饭吃,因为傻愣愣的性格反而深受雇主喜爱。有一天,他在市场上偶遇一位神秘道士正在采购药材,并且还捎带了一个翅膀状的大包裹,足有一百多斤重,道士扬言谁能独自背起这个包裹,就给双倍工钱作为奖励。冯俊一听,立马自告奋勇揽下了这活儿。
到了约定的日子,道士许诺冯俊酬劳一千文钱,目的地是六合。冯俊回家和媳妇嘀咕了这事,随后便跟着道士启程。道士说:“咱们这次不走寻常路,打算走水路去六合,你若能找到船只,咱俩一起乘船,酬劳照样不会少你的。”
冯俊答应了,两人一同登上了一艘小船,道士亲自掌舵划桨。船驶离江口几里后,道士突然说:“现在没风,逆流而上怕是到不了六合,我来施展个小法术。”
道士让冯俊和船夫都躲进船舱,自己则留在甲板上操作船帆。躲在船舱里的二人只听见风浪翻涌的声音,感觉小船仿佛在空中飞行,吓得都不敢动弹。一顿饭的时间过去,道士才让他们出来,此时他们已经来到一片宽广平静的湖泊前,对面层峦叠嶂的山岭映入眼帘。船夫过了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原来这里正是庐山脚下的南湖星子湾!
道士率先上了岸,命令冯俊背着那包药材。他转身准备付船费给船夫,可船夫因敬畏而不敢收。道士笑着说:“我看出你是浔阳老乡,为了按时到达这里借了你的船,哪有不给钱的道理呢?”
船夫听罢,恭敬地收下了船费,原来他真是江州人氏。接着,道士带着冯俊背着药材,在乱石堆中走了五六里路,眼看就要到山脚下了,这时出现一块巨大的方形石头,足有数丈见方。只见道士捡起一颗小石头,对着大石头敲击几十下,那巨石竟裂为两半,从中蹦出一个小孩模样的童子,欢天喜地说:“师父您回来啦!”
道士领着冯俊钻进了石缝。起初洞口陡峭狭窄,下降十多丈后,两侧渐渐开阔平坦。走了几十步,洞内豁然开朗,竟然别有洞天,有一个宽敞的大石室。石室内坐着几十个道士,正围坐在一起下棋嬉笑。看到新来的道士,大家纷纷打趣:“哎呀,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啊!”
道士示意冯俊放下药材,吩咐身边的小道士:“这位挑夫肯定饿坏了,给他弄点吃的吧。”
于是有人拿出一只瓷碗,盛满了香喷喷的芝麻饭递给了冯俊,又倒了一碗醇厚甘甜如乳汁般的饮料。填饱肚子后,之前的道士亲自送冯俊出门,拍拍他的肩膀说:“辛苦你跑这一趟,我这儿有点小礼物送给你。”说着,他递给冯俊一千文铜钱,让他绑在腰间,“等你到家解开一看,自然会有惊喜。”道士又问冯俊家里有多少口人,得知他有妻儿五口后,便赠给他一百多颗丹药,告诉他:“每天吃一颗,可以连续一百天不用吃饭。”冯俊推辞道:“这回家路途遥远,怎么知道这些药有没有效?”道士嘿嘿一笑:“这个交给我解决。”说完,便领着他再次穿行在乱石之间,发现一块形状似虎的巨大石头,让冯俊骑上去,并用布盖住石头。道士让冯俊紧握布的一端,就像握着马缰绳一样,并嘱咐他闭上眼睛,等到脚踏实地再睁开。
冯俊依言骑上石头,道士挥舞手中的鞭子抽了一下石头,冯俊顿时感到石头腾空而起,像是在空中飞翔。此刻已是傍晚时分,经过一段仿佛煮熟一顿饭的时间,他感到脚下触地,睁开眼睛一看,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广陵城门外,各家各户刚点亮灯火。他迅速赶回家,妻子儿女都惊讶于他如此快速地归来。冯俊解开腰间的布包,里面全是闪闪发光的金钱。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用给人做苦力,而是大量购置田产,摇身一变成了当地的富户。邻居们都暗自怀疑他是靠盗窃发家的。后来,其他地方发生了盗窃案,村民们猜测冯俊可能参与其中,于是把他绑了送到官府。
恰好节度使杜大人是个痴迷医药、喜欢奇谈怪论的人,听说了冯俊的事迹,便命人取来了冯俊的金丹。谁知那金丹一到杜大人手中,就像是掉在地上消失不见了。同时,他还证实了城外冯俊曾乘坐的那块“飞石”确实还在原地。因此,杜大人决定放过冯俊,并从此潜心研究道教秘术,热衷于炼丹,但终究未能有所成就。冯俊最终安享晚年,子孙们也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七
故事主角冯燕,来自魏地的一个豪侠之家,虽然父辈没什么名气,但他从小就个性豪爽,沉迷于击球斗鸡这样的江湖游戏。有一次,魏地市场发生了一场因财争斗的闹剧,冯燕闻讯赶到,愤而出手,摆平了这场纷争,结果惹上官司,不得不逃跑到滑县避难。在这里,他与当地军队中的热血少年们玩起了鸡球,关系日渐亲密。当时的滑县相国贾公耽慧眼识英雄,一眼看中了冯燕的才干,便将他安排在了中军任职。
某日,冯燕闲逛在滑县的街头巷尾,无意间瞥见一家门口有个美艳女子倚窗偷望,眼神勾魂摄魄。冯燕派人摸清了她的心思,成功将她娶回了家。殊不知,这位美娇娘的丈夫竟是滑县的将领张婴。张婴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多次对妻子拳脚相加。而妻子的娘家人都把愤怒的目光投向了张婴。
一日,冯燕趁机混入张婴家中参加聚会。他找准机会,悄悄溜进了卧室,躲在门后。待张婴酒醉归来,妻子小心翼翼地打开房门迎接。她利用衣袖遮掩着冯燕,冯燕则像只猫似的贴着墙边挪动,却在移动过程中不小心跌落在枕头下,恰巧与一把佩刀相邻。此刻的张婴已经酩酊大醉,双眼迷离。冯燕趁机指了指头上的头巾,示意妻子拿过来,妻子误以为是要头巾,直接将旁边的佩刀递给了冯燕。冯燕接过刀,凝神屏息,一刀割断了妻子的脖子,然后裹着头巾悄然离去。次日清晨,张婴醒来,发现妻子惨遭杀害,震惊不已,想要出去澄清事实。然而,邻居们都认为凶手就是张婴本人,立即将他捆绑起来,并火速通知了他的岳家。岳家人蜂拥而至,一致指责道:“你平时就老欺负我们女儿,现在还编造罪名陷害她,如今更是丧心病狂杀了她!就算不是你亲自动的手,怎么可能你还活着,她却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