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奇闻怪谈之吃播 > 第22章 越姬乌丝(第6页)

第22章 越姬乌丝(第6页)

说完,胡僧留下了一些金烟玉水等法术材料就走了。我们按照他的方法一试,果然灵验无比。可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那个胡僧了。

那年秋天,我出任芮城县令。县厅前有一棵大枣树,树干粗壮,得好几个人才能合抱。这树不知道长了几百年了,历任县令到任后都要祭拜这棵树,否则就会遭殃。我觉得这都是人自己搞出来的妖邪,应该禁止这种迷信活动。可是县里的官吏们都跪在地上求我,我也就没再坚持。

话说王度被逼无奈,只好给那棵大枣树搞了个祭祀仪式。他心里琢磨着,这树背后肯定有啥精怪撑着,人力是除不掉的,只能养虎为患。于是,他偷偷地把那面宝镜挂在树中间。

到了夜里二更天,王度忽然听到厅前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像打雷似的。他赶紧起床一看,只见风雨交加,那棵大枣树被裹在乌云里,电光闪烁,忽上忽下,就像演鬼片似的。

等到天亮,王度发现树下躺着一条大蛇,紫鳞赤尾,绿头白角,额头上还有个“王”字,身上好几处伤口,显然是挂了。王度赶紧把宝镜收起来,让手下把蛇拖出去,在县门外一把火烧了。接着,他们又挖开树心,发现里面有个洞,越挖越大,还有巨蛇爬过的痕迹。最后,他们把洞给填了,那妖怪也就销声匿迹了。

那年冬天,王度带着御史的头衔,还兼着芮城县令,到河北道去巡视,顺便开仓放粮,救济陕东的灾民。当时天下大乱,老百姓病得七荤八素的,特别是蒲陕一带,疫情特别严重。

有个叫张龙驹的河北人,是王度手下的小吏。他家里大大小小几十口人,一下子都病倒了。王度看了挺心疼,就带着宝镜去他家,让张龙驹晚上拿着镜子照病人。那些病人一见到镜子,都惊得坐了起来,说:“看见龙驹拿着个月亮来照我们,那光一照到身上,就像冷水淋过一样,冷得直透到骨子里。”

说来也怪,这么一照,他们的热度立刻就退了,到晚上就全都好了。王度觉得这样用镜子也没啥坏处,还能救不少人,就让张龙驹拿着镜子去挨家挨户地照。

那天晚上,镜子在匣子里突然自己响了起来,声音特别响亮,传得很远,过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王度心里挺纳闷的。第二天早上,张龙驹来找他,说:“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龙头蛇身、戴着红帽子紫袍子的人。他跟我说,他就是镜子的精灵,名叫紫珍。我们家以前对他有恩,所以他来托我谢谢你。他让我告诉你,百姓有罪,老天才让他们生病,你干吗要用我来逆天救人呢?再说,这病到下个月就会好的,你别让我受苦了。”

王度听了这话,觉得这镜子还真有灵性,就记在了心里。到了下个月,那些病人的病果然渐渐好了,就像紫珍说的那样。

大业十年,王度的弟弟王勋从六合丞的职位上辞官回家,打算游遍名山大川,过过隐居生活。王度劝他说:“现在天下这么乱,到处都是盗贼,你想到哪儿去安身呢?再说,咱俩是亲兄弟,从来没分开过。你要是走了,就像是要隐居山林似的,我可受不了。”

王勋听了,就哭着说:“我已经决定了,非走不可。哥哥你是明白人,应该能理解我。孔子说:‘匹夫不可夺其志。’人生百年,就像过眼云烟。得到真情就快乐,失去志向就悲伤。顺应自己的心愿,才是圣人的道理。”

王度没办法,只好跟他告别。王勋说:“这次分别,我也有个请求。哥哥你那面宝镜,不是凡俗之物。我打算去追寻自己的理想,栖身山林烟霞之间,想把这面镜子作为赠品。”

王度说:“咱俩啥关系啊,我啥舍不得给你的。”

于是就把宝镜给了王勋。王勋拿了镜子就走了,也没说要去哪儿。直到大业十三年夏六月,他才回到长安,把镜子还给了王度,说:“这镜子真是个宝贝啊。我离开你之后,先去游了嵩山。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神奇的老道士……”

我沿着石梁缓缓下降,坐在了那块传说中的玉坛之上。等到日暮时分,我遇到了一个峭壁,峭壁中间有一个石洞,看起来能容下三五个人,于是我决定在这里过夜。

月夜之下,二更天刚过,我突然听到了两个人聊天的声音。我凑近一看,只见一个长着胡子的老者,须眉皆白,身材瘦削,自称山公;另一个则脸庞宽阔,白须长眉,肤色黝黑且身材矮小,他自称为毛生。

他们看到我后,好奇地问:“你是何方神圣,为何在此居住?”我微微一笑,答道:“我乃寻幽探秘、访奇探胜之人。”

我们三人坐下开始聊天,聊着聊着,我发现他们言语中常常透露出一些异样的意思,让我开始怀疑他们可能是精怪所变。于是,我悄悄伸手到身后,打开匣子取出那面宝镜。

当镜光一闪而出,那两人突然失声大叫,俯身拜倒。转眼间,那矮个子竟然变成了一只绿毛龟,而胡子老者则变成了一只白毛猿。

我立即将宝镜悬在空中,直到天亮,那两只精怪的身体都化为了虚无。只剩下那只绿毛龟身上带着的绿毛,和白毛猿身上带着的白毛,在风中轻轻飘动。

我继续前行,进入箕山,渡过颖水,经过太和,来到了一处名为玉井的地方。旁边有一个池塘,池水碧绿如玉。我好奇地问旁边的樵夫这池塘的来历,樵夫告诉我:“这是灵漱池。我们村里每逢八节都会祭祀它,以求得福佑。如果有一次祭祀缺失,池水就会涌出黑云,降下大雹,破坏堤坝。”

我闻言心生好奇,便取出宝镜照向池塘。顿时,池水沸腾起来,雷声隆隆,仿佛整个天地都在震颤。突然,池水从池中腾空而起,竟然一滴不剩。那些水在空中行走了二百多步后,又轻轻落在地上。

这时,我发现地上有一条巨大的鱼,身长丈余,粗细比手臂还要大。它的头部呈红色,额头白色,身体是青黄相间的颜色。这条鱼没有鳞片,但有涎液,形状像蛇,头上却有龙角,嘴巴尖尖的,看起来像是鲟鱼。它一动就会发光,但因为现在身处泥水之中,所以不能游得很远。

我笑着对这条鱼说:“你就像那蚊子一样,离了水就无能为力了。”于是,我拿出刀来,将这条鱼切成块烤熟。它的肉非常鲜美,膏脂丰富,味道极佳,足够我享用好几天。

离开玉井后,我来到了宋汴一带。在汴河主人张琦的家中,我遇到了一位患病的女子。每到夜晚,她都会发出令人不忍听闻的哀痛之声。我询问她的病因,得知她已经患病多年。白天还好,但一到晚上就痛苦不堪。

那一夜,我留宿在一家客栈。夜深人静时,忽然听到女子痛苦的呼喊声,我心中一动,连忙取出宝镜照向那声音的方向。只见那位女子紧锁眉头,痛苦地说:“戴冠郎被杀了!”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床下躺着一只大雄鸡,已经死去。原来,这是主人家养了七八年的老鸡。

接着,我游历江南,准备渡过广陵扬子江。突然,天空乌云密布,江水变得漆黑一片,波涛汹涌。船夫们惊慌失措,担心船只会被巨浪掀翻。我迅速拿出宝镜,照向江中数步之内。顿时,江水变得明亮透彻,四周的风云也消散无踪,波涛逐渐平息。没过多久,我们便顺利渡过了这条天堑。

后来,我来到脐摄山—麹芳岭。有时攀上绝顶,有时深入洞穴。途中,我们遇到了一群鸟儿,它们围着我们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还有几只熊挡在路上,蹲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举起宝镜一挥,那些熊和鸟儿立刻吓得四处奔逃。

在浙江一带,我们遇到了汹涌的潮水。涛声震天,数百里外都能听到。船夫们惊恐地说:“潮水已经逼近了,现在不能往南渡。如果不掉头回去,我们恐怕要葬身鱼腹了。”我迅速拿出宝镜照向江面,只见江水立刻变得平静起来,屹然如一道云墙立在那里。四周的江水豁然开朗,开了五十多步宽。江水逐渐变得清澈浅浅,鼋鼍等水族纷纷散开。我们扬起帆篷,轻盈地驶入南浦。待我回头望去,只见波涛汹涌,高达数十丈,正是我们刚才所渡之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