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昭、徐士林、冯正等人,情绪也渐渐激动起来。
他们大部分出身贫寒,都对杜预诗词描绘的场景,深有体会,刻骨铭心。
看着情绪激动的百姓,士族读书人却纷纷冷哼。
“这就是他们的命!”
“不识字,不懂知识,不种地又能如何?”
“人,各有命。天,早注定。”
“顶多是朝廷减免一点钱粮赋税,地主少收一点租子就好了。”
但杜预的诗词,已超过鸣州范围,向全国范围快速扩展。
无数正在田地间、土地头辛勤劳作、闷头苦干的百姓,都听到了杜预的诗词,抱头痛哭。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惨,我们太惨了。”
“百姓生活太苦了。朝廷知否?”
“唉,食肉者鄙,未能远谋。唯有杜预杜解元,才真的关心我升斗小民、百姓疾苦啊。”
声音,已传到了长安。
长安,正在朝议。
范相正在侃侃而谈:“今年,我大唐盛世,歌舞升平,四海丰收,钱粮大熟,但朝廷赋税不够用了。需要向百姓加税、摊派、徭役。”
百官无人反对。
皇帝却皱起眉头:“范相,这几年我大唐战乱连连、天灾不断,还要加税徭役?只怕百姓们承受不起,会引起变乱?”
范相拍着胸脯道:“陛下,如今大唐乃是盛世!民间的钱,粮食不知多少?国力可谓蒸蒸日上,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点钱粮,对百姓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