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可比黄河车拉的多多了。”
轧钢厂三辆车的改型太多,李胜利真是一点也不清楚。
不提其他两辆,仅是工农牌,在拉挖洞土方时候的车型,可能就十几二十个了。
“那最好,这类车也别撂下,尽量精简一些结构,将来或许会有市场的。
维持这些,咱们厂的人数够用吗?”
别看轧钢厂是个万人大厂,但真正按照十万辆的理论数据生产,占用的人员数量,也是极大的。
“够用,最近不是考核吗?
跟食品厂一样,一些盈利能力不足,又无关紧要的三产,都关停了。
腾出了不少人手,再者,下面的青年有的是。
真正的技术岗,位置也是有限的。
咱们厂的老职工们,还得排队等着呢。
一些粗重的活计人员不够,咱们直接提请部里招工就好。
这样反而更出彩。
胜利,伱再说一遍,我也记一下。”
见这次李胜利不是挤牙膏式的给技术了,李怀德也知道他又要有大动作了。
一边记录,一边想着用工的数量,李怀德的嘴角,也不自觉的翘了起来。
如今搞企业,虽说嘴上不能讲效益,但归根结底,真正讲的就是效益跟上缴。
有了三辆车的轧钢厂,因为生产数量跟成本的缘故,效益已经跟首汽持平了。
首汽那边的产量虽大,但耗费也大,车辆有多半供给部队跟单位,许多收益只是纸面上的。
论实际的收益,或者是说效益,就跟轧钢厂差不多了。
只要是差不多就算是追平,看着笔记本上的记录,李怀德这边又把目光瞄向了城外的十万人大厂,石钢!
轧钢厂的优势,就是拼凑跟利润。
车架有铁轨、枕木以及旧车架,外加一个发动机,一套刹车系统,就算完事儿。
成本远低于212,却跟212卖差不多的价格,原因也很简单,各处的单位,对货车的需求,要远大过212这种吉普车。
有的厂子可能只需要一辆212,却需要十几辆或是几十辆货车。
这个市场上,轧钢厂这边最大的客户就是供销社了,无限量需求,这才是真正吓人的订单。
无论轧钢厂这边攒出的是什么破烂玩意儿,只要能跑能拉,供销社就照单全收。
见厂长李怀德这边记录完毕,陷入沉思,冯茜这边才带着犹豫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