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后闻言看了众宰执们一眼。
燕达此举显已心向太子,这是提前献上投名状啊。
“好!好!”高太后连道两个好字。看来就算自己有心立雍王,看来也办不到了。
此言既含欣慰,亦带无奈。
蔡确看了章越一眼,心知必是他的主张。
蔡确适时进言道:“国事未定,还请太后让二王暂候偏阁,得旨后再入正殿。”
……
片刻后翰林学士曾布入殿起草传位制书。
太后,皇后携太子都入一旁歇息。
众宰执们都聚在殿外各自渊默,表情都如泥塑木雕般。
章越走廊旁看到蔡确正坐在椅上青白面色映着宫灯,竟似老了十岁。他当即抬手道:“持正。”
蔡确抬眼,勉强扯动嘴角道:“度之来了。”
二人心事重重相视都是勉强一笑。
二人相对无言,二十年君臣际遇如走马灯般在沉默中流转。章越撩袍落座时,蔡确幽幽地道:“我曾记得当年经筵时,一日与陛下语及辽事。”
“陛下曰:太宗自燕京城下军溃,辽兵追之,仅只身得脱。凡行在服御宝器,尽为辽人所夺,从人宫嫔皆陷没。太宗股中两箭,岁岁必发,其弃天下竟以箭疮发云。”
“盖辽人乃不共戴天之雠,反每年捐金绢数十万,且事之为叔父。为人子孙,当如是乎?说完陛下泣下良久,我知陛下心中盖有已有取辽大志。”
“可惜陛下最后终是大志未酬而中道崩殂,去年永乐之败后,陛下一直郁郁不乐,常对地图枯坐至三更。”
“怆陛下大志不就也。说到底还是我无能之故。”
章越望向殿内摇曳的烛火道:“持正不必自责。“
蔡确笑了笑从靴页中取出一纸递给章越,章越诧异接过纸来看,正是那首《念奴娇·天丁震怒》的词。
此词是章直所书。
“持正,这是何意?”
蔡确笑道:“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真是好诗,不料出自令侄之手,亦或者是他人。”
“但这不重要,今日原物奉还给你们章家。”
章越看向蔡确道:“诶,一首词而已,看似我侄儿笔迹,但不必计较。”
蔡确道:“此不重要,重要是此诗中的杀伐之气。之前我不献上给陛下,是等一个机会。”
“如今我将此物完璧归赵,是望度之日后能买我一个薄面。”
“你看可否?”
章越道:“持正何出此言?你我情分不要说这见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