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数目出来之后,崇祯皇帝便吩咐史可法做事了。
这种事情,其实不难查。只是有权查的人,往往就是一伙的,那还查个屁!
赋税就这么欠着,欠了几年之后,朝堂大佬要核账,说反正是收不上来了,不如让皇帝做个顺水人情,免了这些欠赋。
然而,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却是点点头说道:“朕是要在扬州休整几天……”
京营中是有兰陵营的,但是兰陵营中的女兵毕竟只是普通妇女,学了一些基本的救治方法来照顾伤兵。有些情况,还是要郎中看看更为稳妥一点,药物之类,也是扬州城更齐备一些。
如果贼军和叛军的兵锋再往前推进的话,就要到应天府了。这个局势,对于南方来说,肯定是很危急的。
史可法见盐商不买账,自己也扫兴,听到扬州府知府的话,便借机下台,不再提军饷的事情,只是说些和接待皇帝有关的事情。
京营大军行进,负责哨探的夜不收是全面撒了出去,为军队的耳目和眼睛。李来亨负责一个方向的夜不收,正好就撞到了。
跟在后面的那些官绅看到这一幕,不由得一个个都吓得变了脸色。
因此,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后,不再理会驻扎的事情,而是继续问史可法道:“可有粮草补给?”
史可法没想到皇帝会追根问底,犹豫片刻之后才回奏道:“总得先让京营将士有个休整的地方,至于原有军卒的安置,微臣再想想!”
“奴婢遵旨!”方正化听了,立刻答应一声,当即点了个锦衣卫总旗,让他带着手下,架着这个扬州府知府先往城里而去。
讨好一下皇帝,他们是乐意的,可要他们解决军饷问题,这可是个无底洞,谁傻?
但是,史可法对于朝廷又确实是忠诚的,尽心尽力地当个裱糊匠,试图整合各军阀为南明朝廷所用,收复北方山河。结果高杰自大,收复河南之后被许定国暗算导致北伐失败。
于是,史可法牵头,商议如何迎驾的时候,扬州的这些大盐商自然积极参与。
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能通过科举考上进士的,一般都是非常聪明的那批人。
史可法在这拥立皇帝的事情上表现得非常被动,极其弱智,还有随后在战略上,指挥上也没有表现出一个朝廷大员该有的水准,甚至提出了联合满清打击李自成贼寇的方针政策,却看不到满清迅速击败李自成大军占据了京师之后会引发的局势变化。
第三,地方军队结算军饷,不得拖欠军饷。
崇祯五年的时候,经徽商联名上书,巡查两淮盐政的官员上书,请求凡盐商子弟均可就地入学,获得崇祯皇帝批准。这些盐商,对于崇祯皇帝自然是感激了。
可这一次,崇祯皇帝来查了,真相自然就非常清楚地摆在了他的面前。扬州府有粮田多少,属于谁的,谁家交了多少,或者没交税等等,一清二楚。
只听崇祯皇帝喝问道:“扬州府的赋税情况如何?”
看到皇帝似乎忙得告一个段落了,方正化便请示道:“万岁爷,是否要传旨给操江提督,让他领船队前来接军队过江?”
之后,各衙门的衙役纷纷出动,沿着运河两岸一些有碍观容的,纷纷要求整改,有乞丐、难民之类逃来扬州城的,纷纷驱逐。一时之间,扬州城内外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等到傍晚时分,崇祯皇帝正在想着该怎么做时,帐外李来亨求见。
结果,崇祯皇帝在他们见礼之后,却是严肃地说道:“扬州吏治腐败,虽是繁华,百姓却是困苦不堪。盐政收入之大,朝廷所得却远不及区区盐商和他们背后主子得利之多。朕决意以雷霆之势,整治扬州,革新盐政……”
身材不高,消瘦,带头跪拜,山呼万岁!
崇祯皇帝看着这一地的扬州头面人物,果然一个个穿着都是绫罗绸缎,貂皮棉衣。一眼望去,就连很后面跟随的那些仆从,穿得也都是不错。
对此,盐商肯定是拥护崇祯皇帝这个政策的,也对崇祯皇帝有好感。
粮食绝对是有的,但是没进官仓,也没到老百姓手里!
基于这个原因,崇祯皇帝直接开始查账。
因此,史可法等人判断,皇帝大概率不会在扬州驻扎,而是过江到镇江府,然后入应天府去面对贼军和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