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崇祯上吊过程 > 第169章 盐政(第6页)

第169章 盐政(第6页)

那老妇人听到,头伏在那里连忙说道:“不敢,不敢,军爷有什么话尽管问,贱妇不敢要钱!”

倒是边上的小孩子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向崇祯皇帝,眼神中带着一点新奇。

崇祯皇帝看这小孩,大概是七八岁的小男孩,面黄肌瘦,脸上还脏兮兮地,便微笑着对他说道:“把你奶奶扶起来吧,我问些简单的问题,不白问,有钱给的。”

那小男孩或许是看到崇祯皇帝的笑容,就少了一些害怕,当即回答道:“这是我娘,不是我奶奶!”

说完之后,他就去扶他娘了。

崇祯皇帝听了,顿时有些傻眼。他看眼前这个妇人,估计有个五十来岁,头发都有白了的,结果没想到,原来是孩子他娘,那估计才三十来岁的吧?

果然,在小孩的搀扶下,那妇人不得不起身,把小孩护着,然后看向崇祯皇帝,一脸地担心,只是说道:“这位将军有什么问的,尽管问,不要钱!”

看到她的脸,崇祯皇帝才看清了,好像确实是三十来岁的妇人,只是穿得土,身上脏,头发上该是霜?

这一下,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尴尬,一声“大娘”喊出口,却可能还没他大!

把这份尴尬抛开,崇祯皇帝便尽量带着微笑问道:“伱们平日里是吃些什么的,就这野菜?我倒是听说扬州府多繁华,这也到了吃野菜的地步么?”

如果连扬州府都要过这样的日子,那形势要比原本想象得更为严峻了。

漕运打通了,却无粮可运?

或许是崇祯皇帝一直表现得比较和蔼,而其他人都以崇祯皇帝为首,只是散落在四周,并没有靠近,就身后一个,也是笑呵呵,人畜无害的样子,这妇人便大了一点胆子,回答崇祯皇帝道:“家里是有一点大麦,但是不够吃,就只能出来找点野菜混着吃才好。”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就又奇怪了,当即问道:“江南乃是鱼米之乡,多种水稻,为何你家却吃大麦呢?”

妇人听了,想也不想便回答道:“大麦是最便宜的,不过每石也要四千多文,家里孩子他爹的饷银还不常有,是民妇做些针线活什么的,才勉强能活!”

崇祯皇帝一听,就更是奇怪了,便追问道:“大麦是最便宜的,每石四千多文,那其他呢,比如大米是什么价?”

一两银子大概一千文,就等于说大麦每石要四两银子之多,实在是太贵了!

要知道,正常年间,粮食一般是一石一两,丰年的话,一两银子能买两石的。

京师那边,崇祯皇帝自穿越过来之后,就下旨实行粮食配给制,进行粮食管控,因此他不知道粮食的价格,竟然高到这么离谱了。

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似乎也不那么意外。

毕竟崇祯年间是连年战乱,到了后期,战乱也波及到了江南,扬州府、浙江等地,没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祸害,但是本地的贼寇却依旧是很多的。

那妇人继续在那回答道:“大米就更贵了,每石要一万两千文。”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惊呆了。

似乎是看出眼前这位将军好像是五指不沾阳春水,加上说话和气,妇人便多说了一句道:“折合白银的话,就要五两。”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又愣了下,看来到了明末这个乱世之下,所有的秩序都被打破,银子和铜钱的兑换比例,也已经混乱了。

大概是乱世之中,偏于携带的黄金白银更值钱,因此银子和铜钱的兑换比例就远不是一比一千了。

没有秩序,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经过连续的意外和震惊,崇祯皇帝平复了一些心情,便索性再问道:“那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这些价格,大概是多少?”

妇人已经说开,看崇祯皇帝这个将军确实是好说话的,也就放开了,当即回答了起来。

以前还太平的时候,这些差不多都能有,不过最近几年,她家里就只有买米和盐这两样必须的,因为钱不够。

就盐的话,以前五斤粗盐大概是四分银,但如今已经要快六分银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