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胡青元的问题他还是要回答的:“师父当初是纯熬过来的,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人引路,就是靠着机械性地重复。”
“但青元你不一样。”
“我的意思是,你还是要抽出来一少部分的时间去做科研,做自己的,不能让这些技能全然荒废了。”
“不然很久之后,你再重新开始的时候,你会发现很难再着手。”
“一直做下去,哪怕没有进展,也可以保持手感。”
“临床操作的训练,就是你目前的核心任务,以临床操作训练为主。”
“那个课题,就以五年的时间来推进吧,千万别想着短时间把它就做出来。”方子业道。
兰天罗前期就丢了数百万的新miRNA课题,真不是一两年时间就可以搞出来的,哪怕是方子业自己亲自出手,才有机会在一年内搞出来。
可为此,要付出的就是方子业必须全职脱产。
这个课题,影响广远,但不直接影响于临床,那么投入这么多时间给它,其实是不具备性价比的。
方子业已经把思路等都完善了,其他人只要去重复即可。
而类似于脊髓损伤课题这样的东西,没了方子业就进步不了。
如此对比,方子业当然知道该把时间投入哪个方面。
这不是更效率,而是应该这么做。
“师父,您确定我能做到完全不想么?我也年轻呀……”胡青元咬了咬下嘴唇,笑着说道。
这话,太真实了。
胡青元才多大,他一直都出着风头,突然有一年出不了风头了。
虽然不至于特别难受,甚至自闭,总归是一种落差体验。
而这一切,其实就是方子业‘本来要做’的,如今达到了目的,让胡青元体验到了失落感。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当然就是重塑胡青元的信心了:“胡青元,那这样好不好,你先去全职跟着兰天罗,以备战今年省内的青年医师技能大赛。”
“咱们先定一个小目标,拿个三等奖。”
“硕士一年级拿个三等奖回来,其他人肯定会气死!~”
“今年应该是在赤市,六月末,距离现在还有三个多月时间。”
胡青元闻言,目光闪了闪:“师父,好是好,可我又有点贪心动物试验室里的经历,这要怎么搞呢?”
方子业翻着白眼,没好气地站起来:“这要怎么搞?那就不搞。”
“你是谁啊?这也要,那也要。”
“我还想能够上四休三,我还希望我做一台手术只需要五分钟就可以结束!”
“想什么就做什么嘛?”
可以做到的想法当然可以努力,像这种不切实际的既要又要,那就是耍流氓。
“那我就去跟着兰天罗师兄了,继续努力恶补我的临床操作基本功,争取在比赛前,提升到可以缝合神经的水平。”胡青元道。
方子业又翻了翻白眼;“那你还得多买几块豆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