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仆俩说话间,车子已徐徐向前。
晴月挑起一角帘子,嘟囔着道:“您瞧,就是二楼窗边的雅间。”
薛氏顺她所指瞧过去,果然见老槐掩映的阁楼里,云娆坐在靠窗的位置,虽只能瞧见个眉眼,却也能觉出满脸的欢喜。
车外秋阳高照,路人脸上各有悲喜。
薛氏怔怔的看着帘外,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嗤道:“这算什么。老二媳妇再不好,也没到我跟前幸灾乐祸。老三媳妇那嘴脸才是难看,眼瞧着孙媳辈里就她的娘家有爵位,这阵子总往祖母跟前凑,怕是有旁的打算呢。”
她低声念叨着,手指拂过晴月拎来的食盒,喃喃道:“长辈的疼爱不作数,终归得有靠山才行。哼,她是真当咱们薛家没人了吗!罢爵抄家的又不独咱们,东山再起的还不是大有人在!”
原本的酸楚在这时渐而化为不甘。
薛氏沉吟着,在马车拐过街角时忽而吩咐道:“先别回府,咱们去趟宫里。”
公府的爵位确实没了。
但宫里薛贤妃仍旧屹立不倒,她还有个交情不浅的公主肯叫一声“小姨母”。朝堂上的事错综复杂,裴砚能站在宁王的身后凭着战事青云直上,薛家都沦落到这田地了,难道还不能放手一搏?
公府嫡女的牌面,总不能输在孙氏和那个小官之女的手里!
……
秋风爽飒的阁楼里,云娆倒没留意方才停顿的马车。
她这会儿正心绪极佳地临窗而坐,跟母亲和苏春柔一道品尝这食店里新出的菜品。
先前苏春柔怀孕产子,连着大半年不方便出门,着实是闷坏了。如今既已调养好了,又难得这样好的深秋天气,云娆昨日便请了范氏的允准,今日陪母亲、苏春柔一道去寺里进香,赏玩明艳爽净的秋景。
银杏渐黄,红枫摇曳,高照的秋阳佐以凉爽的微风,着实让人心怀大畅。
且还有件事让她高兴。
——昨日裴砚着人递来家书,说齐魏等地的民乱都已收拾干净,青州的太平也近在眼前,他跟宁王出征甚久,过阵子便可回京了!
第37章归来他回府后最先寻找的,果然是她!……
裴砚的这封家书其实始于大半个月前。
彼时正逢凯歌连奏后的大军休整,那日后晌难得空暇,裴砚看书腻了,便去宁王帐里蹭茶喝。
到得宁王帐中,却见他正噙着笑看一封书信。
连日杀伐,身为主帅的宁王惯于严肃紧绷,难得露出那样温和的笑意,且倾靠在窗边暖阳里的身体十分放松,不用猜都知道是谁的信。
裴砚心中啧啧,就想悄悄退出去。
宁王却早已瞧见了他,手里仍把玩着书信,抬头笑道:“有事?”
“没事。”
“那就过来喝茶。”宁王抬抬下巴,示意他自己过去倒茶喝,又道:“京城这些天秋高气爽,倒是好景致。你嫂子又酿了桂花酒,就藏在香岭别苑的地窖里,回去差不多就能喝了,到时候赏你一壶。”
“就一壶?不够喝吧。”裴砚嗑着蜜饯调侃。
宁王拿眼斜他,“你难道想要一坛?自己厚着脸皮去讨。”
裴砚自然是不敢劳烦宁王妃的。
不过既提起这茬,难免聊些京城家居的琐事。其中多半是宁王妃在家书里念叨过的,譬如秋雨海棠满园菊花,譬如新鲜的蟹酿橙、香甜的桂花藕,跟军务朝政毫无干系,却是寻常日子里的温暖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