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听书 > 第二十六章 药师进献破局策(第2页)

第二十六章 药师进献破局策(第2页)

实际上,李善道的自责,只是主观原因。从河内到绛郡、到临汾,需要穿过太行等山,山路险阻,转运艰难,大军开进不得不分批缓行。之所以当时只遣了王君廓部往夺渡口,最主要的还是刘黑闼说的“时主力诸部,已至临汾者不多”这个客观原因。李善道当时可用之精锐,诚是有限。却不管当时原因为何,事已至此,也只能就眼下的局面,进行应对之策了。

如今当务之急,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能否赶在唐军主力抵达前夺回定胡渡口。

二是若不能夺回,就必须抢在唐军主力渡河前,另外寻找突破口,打开新局面。

亦即需要做两手准备了。

自责罢了,李善道话回正题,起身到帐中的沙盘前,指了指定胡渡口,说道:“屈突公建言甚是,若能夺回渡口,唐军主力被阻於河西,则河东战局,就将尽为我军掌控。无论善阳、抑或太原,就都由我军说了算了,我军可以逐一拔之。然若夺渡未成,沐阳此议?”视线转向北边的善阳,抚摸短髭,踌躇片刻,说道,“亦不失为一策。”问李靖,“药师,卿是何意?”

李靖等早也起身,从在了李善道的身后。

闻得李善道询问,李靖躬身,目光沉静地落在沙盘上,恭谨地答道:“陛下,屈突公与徐大将军所言,皆老成谋国之见。然靖以为,兵者,诡道也,当因势而变,不可执於一端。”

他伸出手指,虚点定胡渡口,说道,“渡口之夺,虽为上策,然李世民既已遣两批精锐增援,后续援兵或已在途中,且其主力前锋已近在咫尺。臣愚见,夺渡口之战机或已失。”

他的手指随之北移,落在善阳之上,说道,“反观高曦之策,看似行险,实藏胜机。雁门新克,我军士气正旺,刘武周主力被程、甄二将牵制在雁门西南,善阳空虚,此正‘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之时!若以精兵急袭,正如利刃刺喉。即便十日不下,我军亦可从容退守雁门,依托险要,与刘武周回援之师周旋。此策,进可图全功,退可保无虞。”

李靖稍作停顿,声音沉稳而有力,说道,“故而,靖之愚见,当前之计,宜双管齐下。

“其一,对定胡渡口可再攻之,并如屈突公之议,再遣兵马往助王君廓、苏定方。但不可寄望过重,若能攻下当然最好,若不能攻下,便及时撤往离石等县、入据离石郡东的吕梁山隘,凭险据守,将其阻於离石等县、吕梁山隘以西,使其不得东进太原。此乃‘以正合’。

“其二,对北线善阳,则可采用高曦之策。陛下可再下谕令,令魏刀儿、萧裕、程咬金、宋金刚等部一并从高曦调度,依其方略,疾趋善阳!同时,可令已至西河郡之高延霸、焦彦郎等部,一面与刘十善部合兵,继续做出威胁太原之态势,一面分兵自太原西境斜上,插入楼烦、离石之界,以防唐军见东进不得,转而北上;及令已到上党的王须达,亦兵向太原,并分兵北进雁门,从而策应、援助高曦,使他无虑唐军主力之援刘武周。此乃‘以奇胜’。”

李靖最后总结说道,“如此,西线以守为阻,北线全力以攻。纵唐军主力入离石境,只要北线能下善阳,则大局依然在陛下的掌握之中!候善阳下之,刘武周覆灭,南北夹击太原,河东之势定矣!唐军时若仍逗留离石,不撤回关中,则我军三面合围,其后为河,可尽歼之!”

李善道扫视着沙盘,凝神静听,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沙盘边缘。

片刻后,他一拍沙盘框架,说道:“知我者,药师也!药师此议,正与吾心合!就依此策!”

转向薛收,李善道下达命令:“拟旨。一,令王君廓、苏定方,渡口若可夺,可再攻之,若不可取,则退守离石县,据吕梁山隘,坚壁清野,勿使唐军东进一步。我会遣派援兵,支援他俩固守。二,令高曦:准其所奏!晋其并北道行军元帅,魏刀儿、萧裕、程咬金、宋金刚等部,皆受其节度!许其临机专断,务以速取善阳为要。三,令高延霸、焦彦郎与刘十善合兵,进逼太原,另分精兵北上,阻唐军北上改援刘武周之路;令王须达趋太原,遣一部北入雁门,声援高曦,壮其声势。四,令陈敬儿分兵一部,开赴定胡,受王君廓调度。”

——高曦前是并北道行军总管,现擢他为元帅,升了一等。

几道关键的令旨下毕,李善道又补充说道:“给王君廓的令旨上,加上一句。问他一问:渡口未下,便诛刘季真兄弟,已违我旨意,又连刘季真部曲尽亦屠之,你这鸟厮,想干什么?你这两罪,老子暂且给你记下,若再有违令妄杀,莫怪老子不念旧情,军法从事!”

各道令旨拟写毕,使者携带,分赴各方传送。

随着战局的发展,当前河东此战的重心,悄然向北边的崇山峻岭间,名为“善阳”的此城倾斜而去。而定胡渡口的烽火虽未熄灭,已从焦点,变成了依旧占关键地位的牵制性的棋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