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谁领兵荡平倭寇这事,文臣没有发言权。
“哪怕他们只伤我大周子民一人,也要将其彻底铲除!”
沿海倭寇?约有上千?
听到燕达的声音之后,百官无不震惊,
“臣担心的是,海外诸国会因我天朝开了海运而借机壮大,殃及后世子孙。”
此时去开海运,就怕海外诸国学到了东西,转手翻脸不认人了。
紧接着,殿外也有相同声音响起。
以往在他们印象里有着仁义之称的皇帝,一旦动起手段,宛若雷霆!
“否则。这海运,不开也罢!”
“与其得罪天下百姓,殃及江山社稷,倒不如,由下官做这个恶人。”
皇城司属于军方。
“市舶司或是朝廷,必须严格控制可向海外诸国销售的货物。”
且先不说百官是何想法。
韩章一党的官吏此刻都在看向他。
反正也近千了。
“第一,盐法正处于改制的关键阶段,短期内难见收益,朝廷每年开支极多,需借海运税收填充国库;”
“不过。臣前些时日,收到东南一带皇城司干吏来信,说今年沿海倭寇盛行,总计杀我大周子民,约有上千!”
“否则,我大周的商船还未出海,便被那沿海倭寇给占了去,长此以往,海运开与否,就成虚设。”
“倭寇问题不解决,海运难开!”
横向来看,此时海外诸国与大周相比,的确是大周的文化更为强盛。
皇城司将倭寇的事情捅出来,不就是在帮自己?
武将半壁江山,几乎都站出来赞同此事。
这也是为什么,卫渊坚决反对与倭国做军器生意一事。
说着,还将目光落在了卫渊身上。
“提起倭寇一事,朕想与诸位臣工,一起议一议这海禁该不该解除。”
关于海禁的事情敲定以后。
仿佛再说,您老不表个态?
韩章压根不搭理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