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当给这一年收了个尾。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百官无不惊愕失色。
卫渊心道,终于要到自己表演了。
“。”
对于错综复杂的朝政,他也实在没有精力再去折腾,更何况,也折腾不过这个刚到京城的王安石。
朱总管便就朗声道:“传两浙、两淮、福建、广南、广西各路市舶司使。”
“不知,哪位爱卿,愿替朕前往东南一趟,解决倭寇之事?”
只可惜,功亏一篑。
与往年一般无二。
新军需要磨刀,于情于理,都该自己去领兵。
这老头儿平时挺讨人厌,但一到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却从不含糊。
后者应声道:“海运开与关有利有弊,只要市舶司能够起到作用,臣认为,可以开。”
二话不说,他当即毛遂自荐,
“倘若当官怕得罪人,依下官来看,倒不如弃官回家种地。”
赵祯大声询问道:“东南、两浙、两淮一带的市舶司使来了没有?”
王安石直怼,“韩相公听差了,下官没有说谁是佞臣,下官只是就事论事。”
“朝廷不是没有派兵围剿过,可每次去,那些倭寇都会躲藏起来,难以寻觅其踪迹啊!”
燕达眉头一皱。
毕竟,从不轻易大兴牢狱的赵祯,在今年,让所有的官吏都胆寒了起来。
赵祯道:“朕问问你们,若是开海运,你们有多少把握,可以不使我大周军政机要泄露,以防海外诸国壮大?”
花朝节,民间俗称‘龙抬头’。
“若朝廷支持,臣自当有十足把握!”
卫渊又是两王案的主审。
韩章脸色平缓,“听王尚书那么说,怎么感觉满朝文武都是奸佞之臣了?”
他忽然想起,办案期间,燕达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我能帮你’。
“有意思,往年,可从未听说,皇城司对倭寇之事上心啊!”
对于谁领兵荡平倭寇这事,文臣没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