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动作是非常麻利的,毕竟这样的场面经历好几次了,她立刻让人在帝崩后收取了玺绶,并召见大司马董贤。
“什么?皇帝驾崩了?”
董贤无奈,只能到殿庭摘帽赤脚步行谢罪。
“你觉得丧事怎么处理?”
而现在大司马、卫将军董贤,在汉朝没有立下过功勋,也没有深厚的背景,更没有展现过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却在短短几年内被晋升为中台的重要职位,统领禁军,虽然没有功绩还获得封爵,父子兄弟纷纷受到提拔和赏赐,国库空虚,百姓喧嚣,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实在不符合天心!
古代褒神变化成为人类,生下了褒姒,搅乱了周国,恐怕陛下会有责备之词,贤也可能因为小人的进退不得当而受害,这不是垂范于后世的做法……”
到了宫中,由御使大夫寺进行核查,看看写的是否合法合理,然后再经尚书送交皇帝审批。
好家伙,君无戏言呀,他这是好干什么,大家都惊呆了。
董贤以自杀认罪,死后他的父亲董恭以及其他人没有悔过,并在棺材上涂抹朱砂,绘制四季之色,左边有苍龙,右边有白虎,上方附着金银的日月,用玉衣和珠璧来装殓,尊贵程度空前绝后。
父子傲慢不顺,不尊敬皇上所派遣的使者,接受赏赐时不跪拜,罪行极为明显。
这个时期的尚书就是个完全跑腿的小卡米,仅仅是把公文呈上来的那么一个职位。
而尚书就获得了大部分这样的权力。
于是,大手一挥,得了,还是朕自己来,直接下诏。
武帝死后,皇权通过“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这个一连串的头衔,过度到了霍光手上。
到了后期,尚书令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对国家的政策和行政事务进行决策和管理。
人家是这样,一个子,贱,太过容易得到的,反而不珍惜,得不到的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不过,这个官职并非新增设,它原隶属于九卿之一的少府,主管文书,属内朝官。
大概是皇位来得太轻松了,汉哀帝就没有多珍惜,他看重的是感情,他这皇位就是捡来的,谁让他的好大伯——汉成帝刘骜无子呢。
有点类似于大明内阁的雏形。
好家伙,就出这点人,不够呀,你这丞相是二百五,吃干饭的,方案也不行呀。
所以,在大汉初期,一件事情具体咋干,由谁去干,干成啥样,花多少钱全都是丞相的事……
古人以日、月、五星合称三光,《庄子说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白虎通。封公侯》:“天道莫不成于三,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父、师。”
武帝开启了以宦官出任尚书的先河,宣、元二帝继承了这个制度。这些人常伴皇帝左右,很受重用。
而且,在元狩五年,汉武帝新设置了一个官职为“司直”,他的官方解释为:“掌佐丞相举不法。”
王莽怀疑他假装称死,有司奏请打开董贤的棺材,前去验看,以确保他死了。
大司马“兼官”的将军有4个等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