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他的权力就是为了排挤丞相、御史大夫,将政事揽于尚书治下,有了皇帝这个靠山,尚书的权力越来越大。
王闳连忙走上前说:“天下乃是高皇帝的天下,并非陛下之所有!陛下继承祖宗的庙堂,应该将子孙传承下去,承担重任。天子不能戏谑言语!”
大家喝得尽兴,也许是醉了,也许是有其他想法,刘欣拿起酒杯,从容地看着董贤,笑着说:“我想采用尧禅舜的方式禅位于你,你觉得如何?”
你皇帝能这么说?当着是孙卖爷田,一点都不心疼呀。
“诺。”
“打,给朕往死里打,从定襄出兵……”
一句话,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这个就相当于隐形的皇帝了。
董贤叩头以示自己受到很大宠幸,现在皇帝死了,没有人保护他了。
边疆把匈奴的情况汇总来,然后丞相咔咔咔一顿分析,怎么打,从哪里打,出多少钱,写成奏报和对策给汉武帝禀报,他一看。
王闳没有吸取王嘉的建议,继续上书劝谏道:“臣听说王者设立三公,依照三光的法则,担任这些职位的人应该是有才能的。
大概是感觉自己可能命不久矣,想保护董贤,或者觉得对董贤还不够好,刘欣又干了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
<divclass="contentadv">那一日,刘欣在麒麟殿设宴款待董贤和他的父子及亲属,侍中和中常侍都在场。
“都给朕好好干,朕给你们封侯,丑话说在前面,干不好就杀头,朕大发慈悲,不杀头也可以,交钱赎罪吧……”
“什么,钱不够了?丞相,你就不用做什么方案了,直接给朕去大司农那要来十个亿去给卫青送过去。”
此时此刻,他内心满是担忧,担忧自己的未来,面对王政君的询问,他一时间支支吾吾的,不知道如何回答。
皇帝看到丞相的报告后进行审批,他要是对这方案觉得不行,就打回去重新拟,如果觉得行,就盖章审批通过回复给相府,丞相再跟着自己这报告去进行落实。
王闳行礼,恭敬的退走了,走的脚步很坚定。
“扫兴,你下去吧,回老家去吧。”
如果皇帝下达文书中涉及到要起草正式诏令的,就由御史大夫寺起草,再经尚书送皇帝审批,皇帝盖章通过后由尚书登记,再下达御史大夫发往全国……
好家伙,这是为难他呀,董贤如今才23岁,又没有经历过帝王驾崩,他怎么知道丧事如何处理?
他们可以制定政策和规章,决定官员的任免和晋升,管理国家的财政、军事和外交事务,以及管理国家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务。
这个时候的中常侍叫王闳,是王莽叔父王谭之子,算是王莽的堂弟,两人从小关系不错,算是王家的异类,这家伙生性聪明,胸有谋略,有节操风骨,为琅邪名士。
汉武帝还弄出了领尚书事”这个官职,由自己的亲信内朝官担任,可以是宦官,可以是大臣,他信任谁就让谁干。
好家伙,就差指着皇帝刘欣骂人了,刘欣很不高兴,但觉得王闳还年轻,而且前不久才逼死一个丞相,他大概呀过后悔,所以暂时绕过了王闳。
后来,在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哀求之下,汉哀帝才同意部分王氏子弟入朝任职,还把王莽接回长安了,王闳担任中常侍,多有匡谏。
这家伙还不死心,真怕刘欣再做傻事,这皇位是能轻易禅让的?
她的动作是非常麻利的,毕竟这样的场面经历好几次了,她立刻让人在帝崩后收取了玺绶,并召见大司马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