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还在继续。
【那个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于56岁流落夔州,同样登高,心气早已在现实的摧残中消失殆尽】
【眼前的山,不再是年少时所见的高山,眼中只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的寂寥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有种被拉出来鞭尸的即视感……
李白:子美兄,别急,我多半也躲不掉!
【青年时期的李太白锋芒毕露,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然而后面的《临路歌》中却写道“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大鹏展翅高飞的翅膀被现实折断,少年的傲气也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
李白:看吧,我就知道肯定有我……
【23岁的辛弃疾是“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的少年将军】
【而到了60岁,被闲置在乡间近20年的他,早年的抱负与梦想早已化成了无尽的悲哀】
……
大宋位面。
辛弃疾苦笑一声,他猛地往自己嘴里灌了一壶酒,虽脸上虽然笑着,但嘴角却溢出浓浓的苦涩。
“曾经的自己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他拔出长剑,发出凌冽寒光的剑身映照出他苍老的面容,一缕微风带起他鬓边的白发。
辛弃疾瞬间想起了年少时光。
年少时,意气风发,什么都听不进去。
而现在年迈的他,沉默寡言,却什么也讲不出来。
辛弃疾将宝剑猛地插在地上,望着天幕,老泪纵横。
“少年心气是不可再生之物。”
“我们终究被时间和现实打败了。”
悲伤与无奈几乎要将辛弃疾淹没,他低垂着头,像一尊雕塑一样站着。
过了许久,他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像年少时那般握住了宝剑,手很稳,一招一式依旧充满力量与杀气。
“少年不知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