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想象,写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苏轼】
【临终前的绝笔诗却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
大宋位面。
怀民看着眼前依旧保持乐观的苏轼,眼眶微微涌起了泪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苏东坡,原来你内心过得这么苦啊。”
苏轼:“……”
“我再也不计较“怀民亦未寝了”。”
苏轼:“……”
突然,怀民沉默了下来。
他好像没有资格同情苏东坡。
自己之所以与苏东坡在此处饮酒作乐,是因为自己也被贬了。
苏东坡被贬,自己亦被贬。
他有什么理由五十步笑百步?
而且,
苏东坡虽被贬谪、左迁,但他有一个疯狂捞他的弟弟。
我有什么?
宝宝才是心里苦啊。
“怀民,你怎么了?”
“怀民,你怎么不说话?”
“怀民,你说话呀。”
张怀民:“闭嘴!”
苏轼:“好的。”
……
【18岁的李贺写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但仅仅两年,他又写下“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27岁的李贺因父亲名字犯了忌讳,科举受阻,病痛缠身】
【在生命的终点,李贺写下“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此时刚满18岁的李贺:“……”
旁白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