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关学,是由北宋哲学家张载创立的一种儒家学说,其核心思想是唯物主义。
张载认为世界万物统一于气,气有聚散而无生灭,气聚则有形可见,气散则无形可见,创立了气本论哲学理论体系。
可以说,宋朝时期的文学确实发展快速,并且为后来的中原文化思想奠定了基础。
而唐朝这时候,那真的是贫瘠。
文人墨客主要还是以诗歌为主,借诗歌来抒发个人情怀。
还没有上升到开创学派,走上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物主义的境界。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他们就真的没有这方便的心性。
陈平安在这时候,提出来浑天说。
其实就是在否定鬼神说,更是在否定君权天授。
只不过,李世民现在可能还完全感受不到,他更多的还是在意,日全食乃是自然之象,而非上苍警示之象,更不是天灾人祸之先兆!
当然,在陈平安看来,所谓的君权天授也不过是为了给帝王提高声誉和威望。
而李世民若是能够一手缔造大唐盛世,并且建立了稳定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其实也不需要什么君权天授之说来巩固皇权了。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还有大唐邸报的兴起,民智在不断提高,终究有觉醒的那一天。
一直依靠什么鬼神之说,上苍警示、君权天授等思想来约束百姓们的思想,来巩固自身的权柄,终有一天,也会遭受到这种思想的反噬。
就好比那个闭关锁国的清朝一样,最终被西方联军,一炮轰开了国门。
李世民这才开口道:诸卿,朕也以为陈平安所言很有道理。
古之先贤已经悟道,得到了浑天之说,如今,大唐的商队也一直在探寻。
一队前往西域,从大唐京师长安一路往西,前往这西边的大地。
一队前往东瀛,从而熟悉海上航行。
往后,倒是可以组建一支探索商队,从长安的东海出发,一路向东,看一看,是不是绕了这大地一圈,回到了东海。
如此,不仅仅可以让世人知道这大地有多大,存不存在天之涯、海之角。
还可以探寻其他大陆,看一看那些地方,是不是也有王朝,是不是也有着和大唐一样的盛世之所。
若是有,可以互相交流,毕竟都在这大地之上,往大了说,都是人族。
至于这浑天说、还是天圆地方说,也不必一直争论不休。
我等也都是一心为国、一心为民,可以慢慢地探索,寻找到真相。
如何
陈平安第一个抱拳道:陛下圣明!
反正,他现在打一枪,后面就会有连环枪,不能放过了这一次科普的好机会。
只不过,在这朝堂之上的争吵,其实没什么意义。
点到为止。
不让李世民难看,也不会把这些大臣们得罪的太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