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爆轰试验场在浇筑过程中不能遭遇任何天气干扰,但这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奢望。
所以‘家里,的想法是这样的:
用挡风设施尽可能遮蔽风沙的影响,气候预警主要预警
大型沙尘暴和阵雨。(注:这是时任基地气象中心主任王开雄先生在回忆录里提到的事情)
虽然这种削弱后的要求依旧困难,但至少属于人力有机会解决的范畴。
想到这里。
老郭便也不再质疑了,而是抬起头,对李觉说道:
「老李,气候观测要怎么进行?」
李觉此时刚抽完一支烟,作势想要再取一根。
但想了想还是没舍得,便将原先的烟头叼在嘴里回起了味:
「十人一组,每组三位战士加一名气象中心的同志作为标配,其他六人协助测绘。
「小组数量大概四十出头,最远的一组扩散到150公里外,对外的说法是矿区勘探矿脉,沿途的外围警戒体系会全力进行配合。
「至少要尽量确保。基地周围24小时的天气预报精度。」
「四十个小组
老郭微微蹙起了眉头。
虽然李觉的要求很‘卑微,。
但这种事情别说四十个小组了,四百个的成功率都不高——四千个还差不多呢。不过很快。
老郭便再次叹了口气。
成功率不高也没办法,现在的情况必须得这样去做,即便它有99。99%的可能将会一无所获。
真是太难了
李觉告知的这个消息是‘家里,传来的直接指示,不需要基地开会投票便自动生效。
因此在和老郭通知完毕后。
李觉便直接联系起了其他各个部门。
老郭则很快与李觉告辞,去生活二区与员工们做起了相关通告
次日上午。
准备就绪的各大副业队从厂区内离开,开始奔向了各自的标的。
此番被派出的副业队一共44支,核定人员447人。
他们中有20支是负责统计阶段性。也就是整日的相关数据,以便气象中心进行计算。
剩下的24支则乘坐运输车出发,车上带着电报机:
他们的‘使命,是对更远距离的区域进行观测,数据通过电报发回。
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