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归鸾团子来袭无错误版 > 第 130 章(第1页)

第 130 章(第1页)

李垚拄着拐道:“休要自乱阵脚,不过是裴贼使诡计一时小人得势。”

说罢又吩咐侍卫带李洵先下去歇息片刻。

李洵被侍卫搀扶着,还记挂着范远的伤,道:“范帅身上的毒,军医也束手无策,需尽快赶回忻州地界召请名医……”

看过范远眼瞳和舌苔的老者起身道:“取黄花地丁、半边莲各两钱,生甘草半钱,赤芍、泽泻各一钱,煎服个两三日,毒素便可清了。”

李洵这才注意到了老者,见对方虽须发皆白,身形却并不佝偻,一双眼更是神光内敛,有种超脱尘世的逍遥之感,瞧着明明和善,却又有一股迫得人不敢与之直视的威严。

李洵想到李垚去王梁山请的那位故友,顿时激动起来,近乎语无伦次地道:“您……您是尉迟老将军?”

尉迟跋笑道:“老夫卸甲之时,你应还未入仕,竟认得老夫?”

一听老者这话,李洵更是狂喜,脑中紧绷了一路的弦骤松下来,道:“您虽在明诚祖称帝前便自请了归隐,但谁人不知,大梁的半壁江山,都是您一手打下来的?”

尉迟跋听得这话,面上的笑却不甚明显地收了收。

李垚则对李洵道:“你带守义下去歇息片刻,先照着这方子抓好药,给守义煎服一帖后便继续赶回忻州,留两千人马与我即可。”

守义是范远的字。

李洵刚觉着尉迟跋听完他那夸赞后的反应有些奇怪,一听李垚此言,当即也顾不上思索那怪异之处,急道:“万万不可,令公!裴颂此番亲自率兵追击我等,加上窦建良那狗贼手上的陈军,已是不下五万兵马,意在屠了我等前线梁军后,继续南下,直取蔽于太阿山后的三州一郡啊!”

他说出那个惨然的事实:“两千人马守在瓦窑堡,也阻不了裴颂大军多久,令公和尉迟老将军万不能有任何闪失,日后替公主再次北伐,还需倚仗两位,你们随范帅一道先避回忻州,下官在此多拖延些时间!”

说到再次北伐,他声音里已透露出些些许哽咽。

温瑜初时一定要夺下忻、伊两州和陶郡作为坪州北边的屏障,就是因为太阿山脉将这三府遮蔽其后,可阻北方兵马南下的攻势。

李垚道:“从瓦窑堡到忻州还有两日的路程,要想不被裴颂撵上,瓦窑堡至少也得撑上半日。”

李洵刚欲同他保证什么,便听他继续道:“此战最重要的,却是必须狠挫裴颂的势头。”

李洵怔怔望着他。

李垚看向北边天际,满是褶子的眼皮下,因苍老而灰翳泛蓝的瞳仁里藏着叫人看不清的神色:“你也说了,裴颂亲率五万大军南下,是为了打散前线梁军后再取太阿山后的三州一郡。他敢抛开北境战场如此行事,说明北境战场上必然也发生了什么我们还不知的变故。”

“守义重伤,窦建良叛降,又被裴颂一路猫戏老鼠般追赶,底下的将士们,还有何士气军心?即便侥幸逃回忻州了,也不过是把惶恐带回后方的梁营。”

李洵哑然,其实还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他们彼此心知肚明,只是在这惨然的局势下,谁都不愿再说出来。

——温瑜以联姻换来梁、陈两方结盟,陈军却在前线叛降裴颂,还捅了梁军刀子,消息一旦传回

后方的梁营,那三州一郡必然也会狠狠震荡一番。

甚至对南陈的不满,或许都会演变为对温瑜的不满。

而任何势力一旦内部有了嫌隙和隔阂,再一受外力打击,只会崩成一盘散沙。

这也是裴颂有自信率兵南下的缘由。

还有一个隐患则在于,若是魏岐山在北境的战场也当真失势了,届时裴军势头更甚,梁军军心和士气只会更加溃散,谈何再抵挡裴颂?

李垚见李洵怆然不语,便知他已明白各中利害关系,道:“除了我们两个老东西,这天底下也无人能在此阻裴颂,再叫他狠摔个跟头了。你们回到后方梁营后,担子亦不比我二人轻,如何重整军心、士气,布局再次北伐,都不是易事。”

李洵听得老泪纵横。

李垚继续道:“梁营不能散,即便伐裴颂攻回洛都已无望,为了公主的安危,也要把这班子撑下去。若有那么一日,大梁重归吾主,黄土之下,勿忘撒杯薄酒祭告就是了。”

那白发苍苍的老者,嘱托的最后一句话是:“仲卿啊,我便把公主托付与你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