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用手帕擦了擦嘴,摇头笑道:“父皇,怎么可能,这群人也是从咱们中原跟我出海的,数千年,尊贵卑贱、官僚主义、官本位思想怎么可能这么轻松改变,不过,他们现在就是虚情假意,去了村里,也不敢吆五喝六,颐指气使了。”
“想要扭转陈腐之气,真正做到我所说的实践性传统文化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通过提高百姓政经地位,让官员不敢吆五喝六,在官员和百姓、精英和百姓相互长时间磨合后,人们习惯了这样做后,就会慢慢从不敢,到习以为常,最后认同。”
朱元璋默默点头。
老四的两个理念,本质上,就是通过赋予百姓更高更大政经地位。
实现中枢下面的力量平衡。
但没有太大削弱中枢的集权,导致权利涣散,中枢战斗力衰减。
说白了,就是把下面县官、士绅、商人的一些正经地位,通过两个理念,分润给百姓很多。
这套理念中,充满了浓烈的斗争思维。
朱元璋收敛思绪,笑着提醒:“吃饱了,就抓紧时间休息,辉祖已经催了好几次,邀请你去金陵工业区,帮他把把脉,而且,蓝玉昨天也回来了,和京营的瞿能、朱能、丘福他们商议,向爹提出邀请,想邀请你去京营看看,咱答应了。”
朱棣不由扶额,无奈道:“父皇,我还想去金陵周边的城池、农村好好看看,我的人民经济、精英经济论述,缺乏一些反面的实践参考,明天去完京营,再有什么邀请,你可别替我答应了。”
哼!
朱元璋笑哼,“好像很多人稀罕你似的,除了蓝玉他们,自己想想,谁还会邀请你。”
“我先去睡一会。”朱棣脸微红,起身匆匆就走。
哈哈……
身后传来众人的笑声。
……
午后。
朱棣和徐辉祖汇合,乘坐马车出城。
“这是燕王的马车吗?”
“俺看到燕王了!”
……
百姓透过玻璃窗内的薄纱,看到朱棣时,激动议论。
“听说,给皇子皇女们讲课,大儒宋濂宋老先生,都说要去燕王的燕藩呢!”
“现在已经有三位影响力极大的大人决定去燕王燕藩看看了,阁老刘伯温、韩国公李善长、大儒宋濂!”
“这三位大人的影响力可不小啊!连这三位都主动提出,想去燕王燕藩看看……”
……
马车内。
徐辉祖坐在朱棣对面,拉上车窗玻璃,笑道:“姐夫,自从陆续传开,阁老、韩国公、宋大儒主动请求去姐夫燕藩看看后,这个消息,就在百姓、读书人中间,引起了极大议论。”
实在是这三人的影响力太大了。
“现在,百姓都在议论,还会有谁,主动提出来,去燕藩看看,这回,咱爹肯定也要去,我估摸着,等汤二叔过年回来,也会提出去看看……”
这些老一辈,无论是在读书人间,还是在军中影响力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