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守兵的长期居住感,顶楼是平顶露台,了望视野开阔,又能晒到阳光雨露。
毕竟非战时长期窝在阴暗的炮楼空间里,挺憋屈的。
……
总之,李家军的到来,给当地的人带来了许多新鲜的谈资。
他们已经忘记了初期的恐惧,开始好奇的观察这些造反的人。
评价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些兵的号服好看!
李氏军服,论成本是清军的五倍。
最大的变化,在于贴身。
清廷的官袍丑陋,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没有束腰。
像个面口袋,套在身上,人毫无精气神!
其次因素是颜色,选择的是设计师都驾驭不来的青色、黑色。
加之染色工艺落后,掉色严重,更添丑陋。
嗯,红缨帽和阴阳头,也是很崩溃的搭配。
总之,清廷的审美实在是低到了尘土里,需要一股清流(艺术生)来涤荡这个审美低下的时代。
不过,气温渐高。原先的红黑上衣,黑色裤子太热了。
皮靴就不提了,那叫一个酸爽。
梅雨季,士兵的脚部疾病急速上升。
以至于第一军团内部规定,士兵在非勤务时段必须光脚。
……
夏季单衣军服,正在疯狂赶制中。
抛弃了黑色,太吸热。而是选用了白色和红色的组合。
依旧是长袖长裤,不考虑短袖。
无论是从防蚊虫,还是避免擦伤、晒伤的角度都不建议短袖。
夏季军服的造价,就低多了。
不过,斗笠的搭配还是让李郁嫌弃了许久。
最终还是捏着鼻子接受了,土洋结合,中西合璧。
这玩意遮阳、凉爽、还挡雨,价格还很低廉,全员装备也不费几个钱。
顺便提一句,李家军的春秋军服是搭配的黑色大檐帽,中间一圈是白色。
士兵帽是布质的,除了无大檐,其余一致。
军官帽是毛呢材质的大檐帽,但非两头翘的马鞍式,而是平顶,由竹篾圆圈撑起来,帽檐滚边用的是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