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拍也不会傻了。”一旁坐在一把小椅子上的付清梅瞪了李乐一眼,“人家老师咋说,你就咋做,接什么话茬!”
“哦。”
“嘿嘿嘿。”抱着李笙的大小姐,用娃挡着脸,直乐。
“笑,笑什么笑。”李乐一伸手抓住李椽的小腿,轻轻拽了过来,这小子现在似乎很喜欢自家老爹这种“粗鲁”的方式,张着嘴,“啊啊啊”的,那意思,好像是说,再来一次。
“全老师,这推杯子训练有什么好处?”
“大小姐,这样做,宝宝是坐着的,可以锻炼背部和上肢的力量,还可以让孩子理解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
“是,这里说的因果,是宝宝了解各种引起后果的事、物,以及了解事、物与其产生的后果的关系。”这位从南高丽高薪请来驻点儿的早教老师全教授,笑眯眯的解释道。
“因果认知发展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就像,孩子会用哭声吸引大人的注意,满足其需要,这就属于察觉自己能引起后果。”
“推倒纸杯,是用行动尝试引发因果关系,听到消防车的声音推测有火灾发生,是一种通过思考推理的因果关系。”
“噢噢噢,谢谢全老师,来,儿砸,坐好,咱也因果因果。”
李乐扶着李椽,富姐扶着李笙,分别坐到两堆叠好的纸杯之前。
随后开始引导俩娃推纸杯。
只不过,引导着,李乐就发现俩娃性格的不同来。
李椽是瞧见垒起的杯子,直接上手推倒纸杯塔,看到杯子散落之后,嘎嘎直乐,而李笙则是先观察,等到大小姐示范把杯子推倒再重新叠起之后,才动手推倒杯子。
李乐琢磨琢磨,又看了眼一直盯着俩娃动作的老太太,低头继续叠杯子。
倒是这俩娃都有个相同的地方,没有不耐烦,就那么一次次推倒,叠起,玩的不亦乐乎。
“好了,差不多了。已经过了十分钟了。咱们换下一个项目。”
“下个是啥?”
“玩具捉迷藏。”
“啥意思?”
“就是把玩具用东西盖起来,引导孩子去找出玩具,能够锻炼孩子理解客体永存的观念。”
“客体永存,我知道,皮亚杰的试验,标志着从自我中心转向将自我视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的概念。有啥用?”
“呃。。。。。李先生真厉害。作用是能够提早的让孩子适应分离焦虑。”
“哦,好吧,那。。。。。”
“铛铛铛,叮当啷叮叮当当~~~”
“诶?”
李乐往后一扒拉,从一堆玩具里找到自己的手机,看了眼号码,点开后,扒拉开伸手要夺的儿子,贴在耳边,“hello?yeah,yeah,oK。”
瞧见李乐挂上电话,大小姐说道,“你要有事先去忙。”
“没,傻萌的来电话,说晚上到燕京,谈事也得明天了。来,咱们捉迷藏,躲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