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英之名,在四川大名鼎鼎,屡次击败过张献忠的军队。
曾英字彦侯,福建莆田人,随父居四川,为人倜傥有武才,喜欢救人之急,时人多赞赏他,号“曾公子”,和《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差不多那种,但是,比宋江要厉害多了。
遇张献忠入川,曾英募兵而战,每战必冲锋在前,所向披靡。
有一次,曾英负伤战败,张献忠四处搜捕曾英,有僧人仰慕曾英,帮助他藏匿,又以千金资助他招募士兵,数日而得万人,曾英负伤而战,又败张献忠,致使张献忠部将殷承柞闻风而降,以顺庆归附曾英。
因此,对于曾英这个人,张献忠所部,上上下下皆是头疼。也亏了明国并没有重用曾英,让他统领四川之兵,要不然,大西国能不能开国都是个问题。
此时,一听艾能奇的话,汪兆麟的脸就黑下来了:这大过年的,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是有病么?
不过艾能奇是张献忠的四大义子之一,深受张献忠信任,他也没法,只好含糊说道:“曾英,有勇无谋,匹夫也!等天时之时,便能拿他。”
听到这话,艾能奇又不傻,一下便听出汪兆麟没有办法,正要再说时,却见孙可望向他使了个眼色,然后举杯对张献忠说道:“儿臣愿为先锋,年后替父皇拿下汉中。”
大过年的,说点好的不行么?
据探听到的消息,汉中守将马爌是个无能之辈。因此,他想着取汉中更容易些。
张献忠一听,很是高兴,当即说道:“好,如此,便令你为先锋,年后出发,替朕拿下汉中!”
说到这里,他哈哈一笑,又道:“黄来儿被朕一怂恿,就自以为了不起了,开国称王,还去打京师,没想着京师没打下来又去打应天府了,这秦地空虚,正是朕取之时也!”
黄来儿是李自成的小字,他们都是老乡,又一起多年过,自然是知道的。
他们彼此之间,算是知根知底。在张献忠的眼里,李自成就是个没脑的,不懂得变通。
比如,当年形势不好的时候,他可以委曲求全,暂时接受招安。但是,李自成那一根筋的,把人马都打没了也不肯被招安。
这次建立什么大顺国,也是被他说了几句奉承话,表达了个服软的意思,就乐呵呵地开国,然后去打明国京师了!这么一来,明国的兵力必然全被李自成所吸引,他就可以在四川打地盘了!
此时,听到他的话,汪兆麟便立刻恭维道:“微臣读史,未曾听闻有瞎了一只眼睛的能当天下共主!而陛下英明神武,以后这天下必然为我大西国所有。”
张献忠一听,当即哈哈大笑,心情很是畅快!
李自成的破事,他同样知道地很清楚,媳妇都能被人拐跑两个,还被人射瞎了一只眼睛,这种人能当皇帝?
想着这个,他收了笑声之后,便大声喝道:“谁能灭了那曾英,替朕拿下川东?”
都是要当皇帝的人,区区四川总要先平定的吧?
可谁知,他的话音一落之后,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并没有人应声。
张献忠一见,顿时脸色有点不好看了,当即又喝问道:“谁能灭了那曾英,替朕拿下川东?”
川东其实不只有曾英,还有一个石柱土司在。不过,大西军上下,就当那不存在了,谁也不提。
事实上,石柱白杆军连年征战,能战之兵消耗甚多,根本来不及补充。秦良玉的兄弟、儿子、儿媳全都战死沙场。因此,白杆军的兵力已经很少了。张献忠入四川的时候,秦良玉就领兵阻击,却因为寡不敌众。
可就算如此,张献忠进四川之后,也不敢去招惹秦良玉,派人去进攻或者招降她,就当她不存在。
张献忠又喊了一遍之后,大殿内竟然还是没人应声,顿时,他就怒了。
他正要发飙之时,却见底下一人抱拳大喊道:“末将愿往,灭曾英,平定川东!”
张献忠听到,闻声看去,却见是都督张广才,不由得大喜,当即承诺,等张广才凯旋之时,封王以待。
之后,没人再提不愉快的事情,大年三十就在你好我好中这么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