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豪格呵呵一笑,不以为然道:“就是让娘们排队一个个来,那也要十八年后才有人啊!”
多尔衮仿佛没听到他说话,继续说道:“我们商量了下,最快增强大清实力的法子,便是吞并朝鲜,把朝鲜的人口都归于大清。就目前来说,我们灭掉朝鲜,问题还是不大的!”
这时候的建虏,早已经打服了朝鲜,并迫使朝鲜改换宗主国,以清代明。
以前的策略,建虏对于朝鲜,就是掠夺的那种,并不想承担责任,因此只是要其当藩属国而已。
可如今,经过关内的这次惨败,多尔衮等人已经认识到了,大清的人口实在太少,吞并朝鲜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明国暂时不想去碰了,但是收拾朝鲜,他们还是有信心的。
果然,多尔衮说出这个打算之后,多铎便马上接着说道:“这有何能,我领兵去一趟便得了!”
多尔衮听了,摇摇头说道:“此乃吞并,和以前之战并不同。要得民心,对于投降的秋毫无犯,对于敢抵抗的,绝不手软……”
当初定好的入关之策,被他拿来对付朝鲜了。总结起来,也是简单,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剃发易服,最终只有大清国的人,而不再有朝鲜!
这一代的建虏奴酋,确实没有多少笨蛋,毕竟都是南征北战出来的。
当多尔衮说完他和代善以及济尔哈朗商量之后的措施时,便得到了绝大部分建虏的同意。
之所以如此,其实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建虏今年吃了那么大一个败仗,总要找回场子才行。周边合适找回场子的对象,也只有朝鲜一个而已。
商议出了结果之后,旨意传下,建虏当中的汉人更是积极,如同尚可喜之类为了表明自己对建虏的忠心,更是争当先锋。
冬春之际,对于建虏来说,又刚好是动刀兵的时候。
于是,建虏便决定,来年攻灭朝鲜!
……………………
同是大年三十,成都原本的蜀王宫,如今已是大西帝国的皇宫。
至于原蜀王朱至澍,和福王一个路数,张献忠都杀进四川了他却一毛不拔,还哭穷。实际上,所有藩王中最富的,就是他蜀王了。结果自然也不出意外,成都被张献忠攻陷之后给活剐了,所有和他有血脉关系的,都被张献忠给杀了。
此时,鸠占鹊巢,且还升级了,因为张献忠已经在成都登基称帝,大年三十之际,正和群臣共度新年,大摆筵席。
在他之下,文武分别就席两边,中间歌舞助兴。
文官这边,依次是左丞相汪兆麟,右丞相严锡命,王国麟、江鼎镇、龚完敬等六部尚书等等;
武将这边,为首的是他的四个义子,分别是平东王孙可望,抚南王刘文秀,安西王李定国,定北王艾能奇。当然,这时候他们都姓张。之后便是中军都督王尚礼,前军都督王定国,后军都督冯双礼,左军都督马元利,右军都督张化龙等等。
不管是李自成的大顺国,还是张献忠的大西国,皆是一个特色,那便是文少武多。
此时,汪兆麟举杯向张献忠奏道:“微臣恭贺陛下明年平定四川,拿下汉中,他日必定问鼎中原!”
他是南直隶桐城的读书人,于崇祯十五年时,张献忠军克舒城、庐州时投靠了张献忠,为张献忠攻克江北一带府、州、县地方时出了大力,又刚好张献忠原本的军师溺水死了,他就成了张献忠的智囊,开国之后封左丞相兼东阁大学士。
此时,张献忠听他这么说,自然是高兴,当即举杯喝了。
就在下半年,原本川北部分是在李自成的大顺国控制之下的,被张献忠攻下,到年末这个时候,他占据了四川大部分地区。只有东部除重庆等之外的地方,还在明国朝廷控制之下。
也是如此,汪兆麟才会说明年平定四川。
至于拿下汉中,那是因为汉中乃是粮仓,也是四川图谋秦地,进而觊觎中原的必须之地。因此,张献忠是很想拿下汉中的。
武将这边,艾能奇听了,冲着对面问道:“说起来容易,不知道汪学士有何策对付那个曾英?”
曾英之名,在四川大名鼎鼎,屡次击败过张献忠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