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这一次,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布木布泰开口说道:“区区一个总兵而已,如何能和我大清亲王相比?”
多尔衮在震惊之后,立刻便看到了济尔哈朗发过来的奏章,里面还夹着一封厚厚的明国的信。
听到这话,孔四贞抬头看看天,蓝色的天,都看不到云,很显然不可能有神仙,便又低声抽泣起来。
祖大寿的脸色很快淡然下来,再次扫视围着他的这些人,有他的儿子,也有他的义子,还有他曾经的部下,如今都在等着他死来帮他们活命。
崇政殿内,吵到后来,很自然地,一个个都是看着多尔衮,要他决定了。
听到这话,哭泣中的孔四贞转头看向他,连忙问道:“除非什么?”
听到祭文,有一点,让祖大寿微微有点诧异。尼堪等人,竟然被追封了好多级。特别是这个尼堪,虽然是爱新觉罗的姓氏,但是他爹被他爷处死,大哥,二哥也已经死了,大清朝堂上,几乎就没有靠山。这样的宗室,竟然也能被追封为亲王!
祖大寿不得不感慨,看来这个多尔衮还真是下了血本,满篇的祭文,大半都在夸尼堪等人面对残暴的明军,却自愿留下阻击,最终掩护了几万大清军队得以安全出关。
这不,他在多铎走了之后,便看着在殿内的其他人说道:“固山贝子尼堪是被孤留在三屯营以掩护大军撤出关内,如今战死殉国,追封为敬谨亲王,诸位以为如何?”
听到这话,多尔衮有些头疼了。
不过这是京畿之地北方的所有朝廷官军了,崇祯皇帝把忠勇侯周遇吉留在三屯营坐镇,负责东到山海关,西到居庸关的整个长城防线。山海关依旧由高第坐镇。
多尔衮自己始终没有发言,说真的,他其实有点恨济尔哈朗了。之前已经安排好的祭奠,就那么进行下去不好么?非要派快马赶回来说这个事情,还“刀下留人”,结果搞出了这么多的事情!
很明显地,这个事情非常不容易决定。
此时的崇政殿内,异常地沉闷,一直到和硕豫亲王多铎大步走入殿内,才引起了一些动静。
祖泽润听了,叹了口气回答道:“他们说,我们只有和你断绝关系,亲手把你血祭给那些战死的人,我们才能活!”
崇政殿内,有人听到他这话,便想开口说句公道话了。皇帝这么年幼,不是这么事情都是摄政王处置么?
损失这么惨重,还捞不到好处,不但是军中,连国内其他人都有对他不满的声音,很多人开始怀念皇太极时期大清所向无敌的往事。
多尔衮一听她竟然如此爽快就选择了同意,稍微一愣之后,他便立刻明白了布木布泰的心思。
接下来最为重要的事情,是新归顺的降卒,也就是五万大顺军和四万关宁军,混合原有京营的七万将士进行整编。基本上来说,原有京营的七万将士都有升官,降卒和关宁军扩充到原有京营的架构中。当然,视所立军功大小为主。
在整编完成之后,能带回京师的,大概就是十三万人马,京师还要留三万人马驻守,以后随驾出征的,也就是十万人马左右。
可是,他多尔衮是现管,没法拖的!
被布木布泰捡了便宜去,多尔衮有点不甘心,便出难题道:“明国的要求,是以我大清三百来人,要换他们一万多人。这人数差异之大,实属不值,还请陛下定夺,如何换人为好?”
预计整编完成之后,京营能达到十六万人马了。
其实不用说他,而是所有人都想不明白。
多尔衮:“……”
祖泽润听到这话,不由得埋怨道:“还不都是因为你三心二意?要是一早就为大清真心效力,又怎么可能落得如此地步,说不定早就拿下山海关,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事了!”
外面跪着一大批汉官,基本上都是以前投降的关宁军高级将领,被皇太极分到了各旗担任高级军官的,分别是正黄旗都统祖泽润,副都统祖可法,参领祖应元;镶黄旗副都统祖泽洪,参领邓长春;正红旗副都统葛朝忠;镶红旗参领吴汝玠;正白旗副都统裴国珍,参领胡弘先;镶白旗参领祖邦武;正蓝旗副都统祖泽元,参领祖泽沛;镶蓝旗副都统张存仁等等。
多尔衮看着案几上的奏章和信,忽然之间灵机一动,他便转身向他后面当泥菩萨的顺治皇帝以及垂帘听政的太后布木布泰见礼,然后恭请皇帝圣裁,把这个事情甩给了皇帝。
但是谁知,布木布泰却是先一步接过了话题回答道:“摄政王之意,此事任凭陛下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