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飞速发展工业的大宋,投资工厂,就可以产出更多工业品,这些工业品就需要更多大宋银币去标定,修建铁路,火车作为一种服务也是商品。
而这些投资,在国有企业的生产模式下,会作为工人的薪资流入民众手中,成为流通的货币。
流通的货币和流通的商品的增多,就不会产生通胀,反而会加速国家的发展,这是林凡从现代得到的历史经验。因此,只要是投资有产出的项目,那就不需要顾忌,该铸币就铸币。
但对任何国家来说,国防开支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社会产出。
这一点其实对大宋来说不完全适用,因为大宋是允许奴隶存在的,在皇帝的许可下,一个地区的原住民可以被作为奴隶流入国内市场。
但如果指望靠掠夺和贩卖奴隶以战养战,那也不够,而且不可持续。
因此,军费开支不能靠印钱,只能靠赋税。此外,一些转移支付,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也是要靠税收,而不能靠印钱进行的。
为此,地方组织各过各的,都只想弄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让中央过穷日子的方法是不能被容忍的。
林凡知道,自己不能这样,而他作为几乎重新为大宋开了一次国的皇帝,有着毋庸置疑的独裁权。
所以,他直接一道政令,把分税制取消了。
尽管这受到了内阁一部分官吏的质疑,但林凡也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我们不能指望着地方发展自己。
只要你们不能解决地方官员追求政绩的问题,只要不能让一个官员对地区的发展负终身责任,那地方的发展就永远是短视的。
他们会为了让自己治下的民众繁荣,而忽视了长远的经济,环境隐患,他们积极进取未必带来好的结果,钻这些灰色地带则一定会为社会带来长远的危害。”
“那大人的想法是。。。。。。”
林凡在桌前交叉着手指,说道:“我要彻底取消地方的财权,所有税收都归中央统一调配。”
“可这样,一方面失去了地方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央也不能实时掌控地方的状况,对民众的问题不能第一时间解决。”
“我当然知道,所以,之后的问题,就是在中央调配全部税收的前提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林凡将财权收归中央,根据每省的户籍,税收,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为每个省份提供一个预算额。
即地方官只能花这里的钱,再自己利用权力搞钱,哪怕是为了地方建设,也按贪腐违纪论处。
衡量政绩的标准不再是地方组织的搞钱能力,而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主要考核点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