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围三面山、不围一面海,屁用都没有。”
“依臣看,要想全歼倭寇,只要答应尚可喜。利用他们的苦肉计、献门计,与倭寇周旋,拖住他们,争取时间。”
“然后,传令郑成功、张煌言大军,立即兵出蔚山,灭掉倭寇海船,让三面围攻,变成四面围攻。”
“总之,倭寇海船不灭,切不可三面围攻蔚山,打草惊蛇,致使逃脱。”
。。。。。。
听着何庄的分析,众文臣武将,都重重点头、深以为然。
“军师,果然妙计!”吴三桂忍不住笑着夸奖。
何庄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红道:“为陛下办事,臣敢不殚精竭虑?”
崇祯轻轻一笑:“军师之计,甚合心意!”
“朕看,这蔚山城,就一处缺口,一处死穴。”
“缺口就是军师和众将士所言的东面大海,这个,郑成功、张煌言自会补上。”
“另一处死穴,就是水。”
“蔚山为石头山,山上虽然有两口井泉,但出水量极小,远不足以供应十万大军。”
“蔚山用水,主要还是靠着太和江。”
“只要控制住太和江,截断水源。倭寇缺水,自当灭亡。”
“诸位将军,亦不必猛攻。兄弟们历经百战、浴血奋战,能活到现在、功成名就,不容易。”
“朕爱兵如子,不到危机时刻,绝不滥用兵力、以致伤亡。”
“陛下圣明。。。。。。。”
吴三桂带头,一众文臣武将急忙高呼。
既感动,又敬服。
崇祯转身,看向吴三桂和李忠。
“平西王、忠勇伯。”
“臣在。”
吴三桂和李忠急忙出列。
“那两个汉奸,就交给你们了。”
“好好跟他们谈谈,如何攻城?如何献门?
城内倭寇多少?大将姓甚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