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启祥着实有些搞不懂了,甚至想到之前瞿明理说那些话,很怀疑说的就是严雪。
但别管搞不搞得懂,方法既然有了,就得赶紧落实,总不能中心都建了,还只靠澄水那点老单子过活。
庄启祥把那份笔记仔细琢磨了一番,正准备拿起电话打给之前联系过自己的林业局,又一顿。
“小严。”
他出去叫了严雪,“主意是你想出来的,你懂,你来给几个林业局打一下电话。”
他发现这位女同志讲事情条理还是很清晰的,或许在那些其他林业局的人眼里,也比他更有说服力。
毕竟木耳种植就是人家研究出来的,人家还上过省报,人家说这玩意儿好种,总比他说有用。
果然严雪进来,问过都要打给哪些单位,一自我介绍说是长山木耳菌种培育中心的严雪,对方就认出来了,“那个上过省报的同志?”
“您也看过那份报纸呢?”
严雪笑,“确实是我,我们有点事想打扰您一下,不知道您方不方便。”
所有机关单位的领导每天都要读报,何况澄水镇和东沟镇还是一个县的,那位东沟镇林业局的书记哪可能没读过。
不过严雪说话好听,哪怕知道培育中心打电话过来可能的目的,对方还是没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方便,有事儿你说。”
严雪也就说了,“是这样的,我们中心成立也有段时间了,大家对我们的木耳栽培却没什么了解。我们就想着搞个参观活动,邀请大家前来参观,不知道您和东沟镇几个林场的书记有没有时间?”
怕对方会拒绝,她笑着又道:“主要是讲讲木耳到底是怎么种的,都需要什么,产量又如何,正好我们中心有前几年的数据。”
别人说这话,对方不一定会信,但木耳的人工栽培就是严雪搞出来的,对方还是沉吟着表示自己会考虑。
没过几天,东沟镇众人还真来了中心参观,毕竟都是一个县的,不好一点面子不给,他们也确实有些想了解一下。
听说只要买菌种,就有技术员上门指导种植,当即便有人问:“是严技术员亲自上门指导吗?”
“可以啊。”
严雪笑着说,“您都叫我严技术员了,可见我就是个搞技术的,上门指导不是应该的?”
笑容又甜,话又好听,既没有面对这么多单位一把手的拘谨,也没有一般有本事的年轻人的恃才傲物。
这让众人这趟参观感官很好,何况人家是真拿得出数据,又包售后,众人当场虽然没说什么,离开的时候却是笑着的。
而且严雪是真的会做人,和庄启祥商量过后,还把不同菌种培育出的木耳各送了一些给他们,说是作为参考样品。
剩下的就得他们回去自己开会讨论了,庄启祥送走人,看看严雪几个,“大家也辛苦了,今天就早点下班吧。”
这年代上班最大的好处,就是活干完了,可以提前下班回家,不用非得等到下班时间。
严雪收拾了下,看时间还早,干脆拿上钱和票,去县蔬菜副食商店买了些月饼。
今年中秋过得早,阳历八月底就开始有月饼卖了,如今九月初,她想买几斤,给跟着她来县里这些人。
不说她走的时候大家都送了东西,当初她一说来这边只是个二把手,行事恐怕不便,郭长安可是立马就表示要跟过来。
周文慧也是,都没问过来县里待遇如何,甚至一来就遭到了质疑,说到底还是信得过她这个人,愿意跟着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