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我这样的忠义臣子,不忘先帝恩德,不改对你这唐后主忠心,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还是有依傍的,有力量的,有希望的。
如果在安史之乱前,杜预敢上这么一篇表,不用皇帝亲自出马,光是御史们就会炸了锅,群起攻之,杜预必被骂出翔来。
你算什么东西?敢这么大言不惭?说什么“侍卫之臣不懈予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但!
如今朝廷之上,听到杜预说这两句,竟然没有一个臣子,包括范相站出来,大骂杜预不够格的!
因杜预刚刚平定安史之乱,斩杀了安禄山史思明,为大唐立下不世奇勋!
特别是他孤身一人,出使虎狼之国秦国,创造奇迹让秦国出兵援助大唐,他无兵无将,守卫滁州、牵制击败叛军主力,又孤身入关,救援潼关,再以书生意气,带兵平叛打回长安···
一系列神操作,为杜预赢得了巨大的名声,更塑造了“忠志之士”人设和“忘身于外”光辉形象——每次大战,他都是虽千万人吾往矣,一人单刀匹马参战,舍生忘死、逆转乾坤,这样的人如果还不算忠志之士、忘身于外,那什么人有资格呢?
杜预以自己平安史之乱的实际行动,斩杀安史两贼的赫赫战功,旗帜鲜明地示范了什么叫“侍卫之臣不懈予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说白了,杜预有资格、有资本教训皇帝,哪怕爹味十足,皇帝你也只好听着!
谁让老子一直在给你擦屁股,擎天保架之功,保全了你大唐江山?
皇帝一口老血,险些喷在地上。
郁闷地胸臆之中,一股愤懑之气,简直要爆炸。
想要嘲讽,却无从吐起。
杜预继续居高临下,一本正经,教训皇帝:“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皇帝气炸了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