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6章
双方强弱态势,瞬间扭转。
战况,在杜预诗词镇国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和气势,向有利于大唐方向倾斜。
本来已经失去方寸、乱了阵脚的大唐军队,在杜预【讨逆檄文】诗成镇国后,快速稳住阵脚,重新组织,依托城池,向叛军展开凌厉反击。
哪怕被占领的城池,残余的唐军和百姓,也信心百倍、发动了凌厉的反扑。
杜预写完了这一段,也禁不住喘了一口粗气。
太累了。
文气消耗,实在太大。
【讨逆檄文】这种事关天下气运、国运兴衰、谁主沉浮的文章,每一个字,都能左右安史之乱战局,都要消耗天文数字般的文气。
为何满朝文武,诸多翰林,乃至范相这种镇国大学士,都无人敢应承此事?
因谁都知道,轻飘飘的言语好说,但真的要诗成镇国、扭转乾坤、逆转战局,绝非容易之事。
唯有了解大唐文脉、能汲取文脉之力的杜预,才敢应承下来,更能将它完整写出来。
饶是如此,写到这里,杜预也感到文宫积攒的文气,被消耗一空,一阵空虚寂寞冷涌上心头。
这是文气过度消耗的征兆。
田洪凤心疼道:“檄文写的确实惊天动地,但文气耗费太大,休息一会再说。”
杜预闭眼脚踏大地,犹如扎根大地的土神,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从脚掌心源源不断、疯狂汲取大唐文气。
范相看到杜预写不动,却暗暗窃喜不已。
“呵呵,虽然开头惊艳、诗成镇国,但终究后继乏力、无法完成啊。”
范相冷幽幽,摇头道:“太后、陛下,看来杜预这【讨逆檄文】,只能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不说安禄山该如何轻视、嚣张,只怕连其他各国也贻笑大方、笑话我朝无人、让毛头小子挑大梁却搞砸了呢。”
范相最怕的,就是杜预一鸣惊人,真的将这篇檄文写成镇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