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霄真君的传闻已在大都城中沸沸扬扬传了三日,街头巷尾,茶馆酒肆,无人不在议论真君显圣的神迹。
然而,各国使节馆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什么真龙显圣?不过是汉人在装神弄鬼罢了,这小皇帝居然还当真了!”
“我们这宗主国现在连军饷都发不出,所有才编出个什么真君来唬人。”
“我看这大元也是日薄西山了,只能借神鬼之事在诸国面前挽回面子。”
待狂热过后,诸如此类的流言蜚语在大都内盛行,且大多都是他国使者明目张胆放出的话。
元顺帝却对此毫不在意,甚至没有下令制止。
此时一处凉亭中,这位大元皇帝身着质孙服,衣袖高高挽起,全神贯注地俯身在一座七尺高的宫漏前,手中拿着小斧小锤轻轻敲打着这件报时器。
“这里。。。再微调几分。。。”
元顺帝喃喃自语,他眯起左眼,用一根银针小心翼翼地拨动齿轮间的卡榫。
当最后一处机关调整完毕,宫漏中的水陡然溢出,顶端的铜制突然动了起来,敲响了清脆钟声。
“成了!”
元顺帝直起腰来,脸上露出满足的笑意,这是他作为皇帝后为数不多的兴趣。
大都内许多人都知晓,当今圣上在木工一道上的造诣极为精湛,就连许多老匠人也自叹不如。
元顺帝亲手设计过多种器具,甚至能等比例缩小一艘龙舟,不仅榫卯结构精妙绝伦,还能和真的龙舟一样在河中游行。
见宫漏的机关完成,元顺帝并未因此歇息,继续手持雕刀,在宫漏正中央雕刻着一尊栩栩如生的玉龙。
他眉头微蹙,每一刀都下得极为谨慎,生怕破坏这完美的作品。
宫漏中的玉龙昂首俯视,龙须飞扬,鳞片分明,威严的目光仿佛能洞穿人心。
这正是元顺帝心中所想象的龙霄真君的模样。
在元顺帝身后,十余名太监宫女静立两侧,新上任的太监总管也在其中,他们不仅捧着果盘和香茗,还要拿着各种元顺帝所需要的道具,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凉亭之外,清风徐来,这正是元廷皇宫内的太液池。
此地是元廷皇帝专属的歇息地,池中水引自玉泉山水,蜿蜒入宫后形成一片开阔如镜的水面,池畔奇花异草间,孔雀悠闲踱步,白鹤引颈长鸣,恍若仙境。
池中按照“一池三山”的仙家布局,三座小岛错落有致,分别以蓬莱、方丈、瀛洲命名。
“呼。。。。。。”
半个时辰后,元顺帝长舒一口气,终于放下手中工具。
他活动了下有些僵硬的手指,绕着宫漏缓缓转了一圈,突然开怀大笑:“哈哈哈!都来给朕瞧瞧,朕这件宫漏做得如何?”
见圣上心情甚好,周围的太监宫女立刻活络起来,纷纷出言奉承。
一个机灵的小太监连忙附和,“圣上这手艺,连龙须都纤毫毕现,奴婢差点以为真君显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