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我在现代留过学百度百科 > 第六百零一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第5页)

第六百零一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第5页)

这简直是神话!

于是,王厚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用着他那口浓厚的熙河口音的正韵问道:“彝叔可读过《礼记》?”

种建中点点头,他当然读过!

他从元丰六年开始,一直在汴京备战科举。

家里的藏书,都快被他翻烂了。

“那彝叔可还记得,礼记。哀公问的内容?”

种建中自然记得,只是,这和廓州的事情有什么关系?难道,这廓州的吐蕃、羌人,还学过圣人文章,知道衣冠礼仪不成?

那也不对啊!

看着种建中的样子,王厚哈哈一笑,直接给出了答案:“子曰:车不雕几,器不刻鏤,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

“故与天下同利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今之熙河,便是如此!”

“廓州诸族,早已与我熙河同利也!”

这正是如今宋军所拥有的最大优势!

熙河路的棉庄就像一块磁铁,将熙河上下官员,无论汉蕃,都牢牢的捆在了一起!

彼此利益相同,追求相同,再无嫌隙!

现在的熙河,便是一个不入流的小武臣,乃至于官衙里胥吏,都或多或少有那么几亩的棉田。

他们还在不断垦荒,等着明年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而大棉庄就夸张了。

像包家,去年就开垦了超过一万亩的棉田!

今年还在继续开垦,估计到明年,包家的棉田至少会有三万亩!

经略使赵卨以及向、高两位国亲,自也不例外。

都有着庞大的棉庄!

所以,熙河上下如一人。

但,这还不止!

棉庄加雇工,才是真正的王牌!

熙河周围,在以溪巴温、温溪心为首的吐蕃王子们的倡导和号召下。

大量部族,纷纷将自己族中那些养不活的丁壮,送去了熙河的棉田。

他们通过牙行,可以坐享其成。

也可以跟着溪巴温、温溪心,一起去抢其他部族的丁壮。

于是,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就此建立。

而在这个时候,在熙河路的棉田进入采收时节的时候,青宜结鬼章打过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