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我在现代留过学无错 > 第五百二十六章 难道他是天生的帝王(第6页)

第五百二十六章 难道他是天生的帝王(第6页)

然后就是陈睦的报告。

陈睦也言,奉旨意,蒙德音,得赐大奥图纸,于是遵旨意于明州选精于船舶之船坊主,各赐大奥之术,假贷官钱XX贯与之,又奉诏赐给明州官船营造诸司历年所存技术、图纸。

于是明州船厂大兴,明州船舶日盛云云。

而在登州的苏轼则报告说——自奉德音,以大奥为船,登州船舶日多,出海者日众,今已有渔船三千,雇工数万,日夜为鱼干云云,只是有些鱼干不太好卖,恐渔民亏本云云。

三位大臣,报告了一个所谓‘大奥’在三个地方的使用经验,以及三地不同的政策。

在泉州,蔡确主持了大奥在官造船舶作坊的应用。

并普及了从广州、明州等地造船业的很多技术。

什么水密舱,什么龙骨铺设,船帆等等,不一而足。

然后,蔡确主持了,将建造的船舶,以秦汉官府假牛的方式的,租给愿意出海的商贾、百姓的程序。

还给了优惠政策。

第一年免息,第二年利息减半,到第三年才收取全额利息。

明州那边,陈睦主持下,则开始扶持民营、私营造船厂。

并将大量官府技术,传授给这些造船厂的场主。

同时,在陈睦的主持下明州官府好像还挑选了几家在地方上造船有名的场主,由官府提供优质廉价低息贷款,让他们去扩大经营,扩大造船规模。

甚至官家还给过旨意,允许陈睦所选的船厂,享受免税的待遇,以让这些人扩大经营,提高造船厂的产量。

而在登州,则是另外一个画风。

登州的大奥,似乎主要是以中小型的渔船为主。

生产出来的船舶,也基本都是假贷给那些无地的百姓,让他们出海打鱼来还债。

同时苏轼似乎在当地,扶持了几个士绅家族,建立了大型鱼干晾晒地,雇佣大量的无地青壮,晾晒鱼干。

于是登州百姓纷纷出海捕鱼。

两位宰相看完,都皱起眉头来。

他们不太知道,这和蚕盐有什么关系?

于是,韩绛放下手里的实封状,抬头看向那殿上已经重新坐在坐褥上的小官家。

“陛下……”

“老臣愚钝,不知陛下之意……望乞陛下明言!”

吕公著也道:“臣附议,望乞陛下明言。”

这位小官家,自即位以来,似乎就一直以思路清奇,想法跳脱而闻名。

两位宰相感觉,自己是真的跟不上,这位陛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