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士大夫家的女儿,很喜欢那些文章诗赋写的好的大臣。
年轻的时候,她就很爱读梅尧臣、晏殊等人的文章诗赋。
现在也喜欢看苏轼的诗词。
对那些大文豪,天生有着好感。
赵煦握着向太后的手,道:“母后,此事易也!”
“开制科,以取文章之士便可。”
“就叫文章典丽可备著述科,令州郡选天下文章之士,诗赋之才入京,由太母、母后及宰执亲考之,必可得文章之士,诗赋之才。”
赵煦在这里毫不犹豫的抄袭了司马光在他上上辈子,推出的十科取士法中的叫法。
而且,他对这个事情,现在很有兴趣。
原因?
司马光的十科取士法,其实非常灵活。
除了这个‘文章典丽可备著述科’外还有公正聪明可备监司科、善治财赋公私俱便科、练习法令能断请谳科等等。
换而言之,只要开了这个先河,以后赵煦就有很多操作空间了。
譬如,等到将来,技术得到进步,生产力得到发展了。
赵煦开一科‘天文地理可明自然科’取自然科学之才,建立皇宋科学院(当然不会叫这个名字)岂不顺理成章。
甚至开一个‘跨越山海能知异域科’,取冒险家为官,鼓励远航,资助探索大海,也不是不行。
做皇帝啊,一定要灵活。
被人圈在别人划定的樊篱里,自然只能在别人的规则里打转。
但只要跳出来,就会发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赵煦说着,就伸手将太皇太后的手也握住,兴奋的道:“正好,我新即位,依祖宗故事,可以开制科。”
“仅此一科,恐还不够。”
“不如下诏,让朝臣们都建议一下,看看还可以用些什么途径来取士。”
“使天下英雄,皆为我大宋所用。”
赵煦说着,就掰起了手指头,算了起来:“若这个月下诏,令天下州郡,好好举荐地方士子,数月后天下士子就该齐聚汴京了。”
“届时应该正好是太母坤成节。”
“便叫这天下士人,都来给太母贺万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