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我在现代留过学无错 > 第两百八十九章 宋用臣的密报(第4页)

第两百八十九章 宋用臣的密报(第4页)

这就是农业社会的悲哀。

抗风险能力太差,气候稍微一变动,引发连锁反应,常常让农民措手不及。

这也是青苗法,能长期存在的原因。

有了青苗法,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就提高了好几倍。

不至于,稍有减产,就得卖地卖房,沦落成流民,只能去城市讨生活。

可现在的大宋手工业,还无法养活大多数人!

“恐怕明年,登莱的金矿还得继续开放!”赵煦想着。

继续看下去,宋用臣告诉赵煦,如今已经大体清理完了,四个主要河湾淤积的淤泥。

但支出也很大。

前后雇工七八万,调动了数州的厢军、工匠,打造大小龙门吊百余具,从十月至今总工时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万。

付给民夫青壮的工钱,几近二十万贯之多。

而伙食和其他杂项支出,则差不多达到了一万贯。

这还是因为周围州县,送来了大量粮食,以襄助工程。

此外,工匠的赏钱、厢军的赏赐,也支出了数千匹绢布和两万贯的铜钱。

可谓是花钱如流水。

但这笔钱该花!也必须花!

而且以后每年冬天,恐怕都要固定支出这笔钱。

因为现在舍不得花这笔钱,以后就得百倍、千倍的偿还。

只要一次商胡口级别的溃堤,就是数州之地,数十万、百万的受灾百姓。

更麻烦的是,之后数年,受灾地区都不要指望有什么赋税和粮食产出。

赵煦将宋用臣的密报看完,喃喃自语了一声:“还好……还好……”

“还有辽国可以收些铸币税!”

即将发行的宋辽交子,光是正常的抽税,就能覆盖掉每年冬季的清淤费用。

更何况,赵煦才不会傻到老老实实的真的只发行三百万贯的宋辽交子!

那可是有着足足五成的准备金!

按照大宋过去发行交子的经验,至少可以发行四百万贯交子。

当然,这么大规模的交子发行量,要充分考虑民间的接受程度以及汴京城交子务的兑换压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