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这股军方力量竟然投靠了董卓,这不能不让刘协惊骇欲死。
在军队的影响力再受重挫,刘协一点也不敢妄动,在朝会上就开始装起了榆木雕像。
凡董卓说的都是对的,凡董卓做的,都要坚持推行。
见刘协这般配合,董卓并没有采取更加过分的行动,只是给自己几个侄子和侄女封侯封君,甚至还在襁褓中的孙子都加了食邑。
之后,董卓在朝临政,倒真的做了不少丞相该做事。
劝农桑、修直道、缮沟渠,整经备武,以讨不服。
比如在刘备平益州的时候,让李傕从武都直袭成都就是董卓的手笔。
且不说这背后抢夺军功的深意外,单从军事角度,这无疑是相当精彩的军事行动。
也因此,等平定益州乱后,董卓又因此功而被赏赐了三项特权。
分别是朝拜时司仪唱礼不直呼其姓名、上朝时不必像其他大臣一样小步快走,同时可以带剑穿鞋这三项权利,是与前汉萧何一样的礼遇。
可以说董卓的确是实打实的立下大功,但也是实打实的权倾朝野的。
本来刘协都已经绝望地要做一个傀儡了,但谁知道老天又一次照顾刘姓子孙。
那就是董卓身体原来真的要不行了,而这一次真的不是在演。
但刘协却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董卓身体走到了最后关头,他才终于提出了要封王!
在前日李儒上表的时候,其人言语间就表露出这所谓的封王其实是对董卓将死的慰藉。
反正董卓都要死了,临死前封个王,也算是对董系一派的安慰吧。
李儒话说得好听,但刘协敏锐的意识到不能答应。
之后他争取了两天时间,和自己的心腹士孙瑞、赵温二人商议。
两人都是富余政治斗争的老臣了,一下子就看出了李儒的上表的目的。
那就是为董卓的弟弟、侄子和女婿铺路。
因为随着李儒请封秦王表之外,还有一条给董卓请的封国。
这所谓的封国正是大九州的雍州之地。
众所周知,大汉天下有十四个州,但在大禹划定的天下中,其实是大九州。
而这雍州就是司、凉二州。
是的,这董卓要封秦王,竟然一下子就想要走司、凉二州作为封国,那最后天子还能剩下什么?
就连益州现在也是李傕这些人的地盘,换言之,一旦答应董卓,那他刘协真就是一个名义的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