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赵获就剩下一老母,其母亲认为儿子死得着实蹊跷,就怀疑儿子是被人下毒致死,所以才向县衙报案了的。
于是,才开始牵连出后面一系列的风波。
……
在今年春,获的人生发生剧变时,尹尚的人生也被击破得面目全非了。
尹尚是这一代尹氏家族的嫡长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儿子,因为经学造诣深,又在太学进修过,所以一直作为家族的种子来培养。
所以当族里的其他人分头出去谋未来的时候,尹尚则带着族人们留在了家乡,并在一些个族老的帮助下,重新改换面目,隐匿掉了他少族长的身份。
其实这种手段是一点用也没有的,因为即便尹氏一族都为尹尚隐瞒身份,但壁里的徒隶们却可以揭发他。
但偏偏有两个意外,一个是尹尚当年很早就去太学了,在家乡的时间是比较少的,所以壁里能认出尹尚的也本就不多。
而泰山军来了尹氏壁后,又因为没有剧烈的批斗在,所以徒隶和尹氏族人的对抗是没有那么激烈的,即便一些知道尹尚身份的徒隶也觉得怕被报复,也就没有出首尹尚。
于是,尹尚就以一个普通的尹氏族人的身份留在了尹氏壁内。
因为新的分田政策,泰山军是对治下一切耕地进行的重分,而不是像过去只在河北地区分豪强地头的土地,所以新的政策下,过了线的豪势族人们也可以分到地。
所以,尹尚也大概分到了八十亩地,虽然没有河边地,但供养他自己和母亲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尹尚也正是做此打算蛰伏的,他决心在家乡好好读经,将他从太学学到的经义整理成册,教授亲党族人。
在太学的经历从不仅是学习经义,它更是开阔了尹尚的认识,让他对于天下权力的运作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
在京都那个权力中心,尹尚身边交游的都是和他一般身份的人,而他们当中更有个核心,那就是一名韦家子。
也是在那名韦家子的身边,如尹尚这些世家子弟才了解了真实的大汉。
那名韦家子曾告诉尹尚他们这些人,他说这大汉就是一个个圈组成的,而他们这些世家们也是一个个圈内外分布的。
其中他们这些京畿世家无疑是最里面的那个圈,天下九成九有威望的家族都会在京畿两边置业定居。
即便这些家族可能来自各个地方,但他们这些核心家族子弟都会不远万里来到京畿别开一支。
为何?还不是因为京畿地区才是这大汉最繁华,也是权力最核心的地方?
说个具体的,这京畿就是天下之中,是城里,此外都为乡下人。
而在他们这些京畿世家这个圈外,还有一圈,那就是环京畿的冀、青、兖、豫、荆等地。
这些相当于是处在权力圈层的内环,也是大汉一些个名门望族相对集中的地方。毕竟京畿地方内卷太严重了,所以出人才的地方反而多是这些环京畿带。
而且这些地方的家族很多都是比京畿世家们还要老牌的,如颍川韩氏,他们家不就是韩王后裔?不知道比京畿贵族们早发迹了多久。
但可惜,这些能追溯到春秋的老牌的家族却并不是大汉的权力核心。
只因为他们也是大汉提防的一群人,而且在儒学的学习上也要比京畿贵族们晚了不少,所以反倒不如后者来得有权势。
而在环京畿带之外的外环上,却是世族圈里最下的一批,他们就是江东、两淮、益州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