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就挥手让人去做。
于是,这些武士一番忙碌下,这个陷坑被填平了,队伍又开始继续向前。
只是苦了那些军余,现在要额外背负一份军资,踉踉跄跄的跟随大部队向前了。
……
在满宠解决前军的事情时,在他们的不远处的一个缓坡上,袁军统帅鞠义的行军大纛就安置在这里。
在此处,到处可见怪石林密,果木丛生,有清泉涌流,鸟语花香,真是一个好地处。
这里已经属于万安山的北坡了,在这个位置,整个坡度都在变缓,整个半坡山腰有十几处宫室,此时已经空无一人。
这也省了鞠义的人搭建帐篷,索性就在这些宫室停驻了。
此刻,在一处宫室内,鞠义正好奇的看着宫室内的陈设,然后问边上的枣祗:
“枣君,咱们这是在哪里,怎么还有宫室呢?”
枣祗是颍川人,离这里不远,对万安山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他告诉鞠义:
“鞠帅,这里是一些帝墓的上宫,实际上后面还有一些神道碑和石像生,鞠帅没见过才认不出。”
鞠义是凉州人,从来没见过帝王陵墓,没想到领军打仗的时候倒是见了一回,但他疑惑了:
“这地方是哪个帝王的?怎么还葬在这里呢?”
枣祗摇头笑道:
“鞠帅,这就是咱们本朝帝王的,明帝、章帝、和帝、殇帝、质帝、桓帝都有上宫在这里。”
鞠义这下更是疑惑了,他不解:
“我以为天家都是葬在北邙的,为何会葬在这万安山呢?”
枣祗莞尔一笑,说道:
“这不过是偏鄙无见识的话,实际上我国朝帝墓分南北兆域,北系帝墓的确在邙山,但南系帝墓就在伊水河谷地内,就靠近万安山。只不过咱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并不是这些帝墓所在,而是一些方便祭祀的上宫,毕竟南向地,就属这万安山最为催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枣祗说“偏鄙无见识”这五个字的时候,鞠义的脸一下子就阴沉了下来,他最讨厌的就是别人说他是鄙夫。
总是这样,无论他鞠义到底立下多少战功,在这些颍川大族面前还是得不到任何尊重。
鞠义这个时候已经没了谈兴,但枣祗文人习性,总是好为人师,此刻谈兴上来了,还在那滔滔不绝:
“这帝墓有礼葬,遵从旁近祖考,同辈不共兆域的原则,所以同辈之间是不能葬在一个区域的。是以帝墓都分南北域,就是遵从礼制。这不仅是本朝如此,前朝也是这样。”
鞠义的反应很冷淡,他淡淡问了句:
“看来这礼真的是从生到死,无事不循嘛。”
枣祗点头,他抚着长髯,怡然自得:
“这就是我辈之大任啊,这天下人人循礼,这天下就乱不了。”
却听鞠义嘲讽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