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局方派在千年前,就把事情做了一半,合宋时八百名医之力的‘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就是集八百余名医的看家本领于一书之中。
同仁堂的至宝丹、紫雪丹、苏合香丸,就是合剂局方所载的凉开三宝;三坳汤、华盖散、逍遥丸、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四物汤、参苓白术散等等,也是局方派的方剂。
拿出藿香正气散,局方派有,温病派一样有,这就是传承。
同样的这些药剂,到现在也都有作用,但实际用的时候,增减加味也是少不了的。
一人一方,或许是个解释,但放在真正的医家面前,未免有些站不住脚。
宋时八百名医,差不多就是合举国之力了,合剂局方有了,为什么不返本归源。
或许受时代所限,但李胜利觉着,更大的原因,应该还是力有未逮。
扫了一眼满是杂音,但无人赞同的会议室,李胜利看到的满是无言的拒绝。
“李兄,兹事体大,是否容各脉医家进京之后,再行详谈?”
李胜利点出的现状,吴湛也认可,但纠合典籍逆推医理,他也觉得没多大的必要。
中医四经已经足够了,或许这也是当年的局方派,没有在合剂局方成书之后,进行反推的原因。
“不成!
今儿我就是来压服你们的,不然等各脉医家到了,你们还不得对我群起而攻之?
除了吴门之外,我已经跟司里会同陆总,对各地年岁稍大的名老中医进行了征召。
借你们之手,压服吴门各脉之后,你们还得联合吴门各脉或是南方医界,助我压服即将进京的各地名家。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虽说是关起门来说话,但没个统一的声调,谁特么也别想出门。”
吴湛的推脱之词,引来李胜利的图穷匕见,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
碰头会跟研讨会可不是这么开的,各自的道理拿出来之后,互相辩驳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像李胜利这样,摆出自己的道理之后,不容他人辩驳,强行以势压人,这样是不对的!
至于后面的言辞威胁,更是过分,都是有名望有手艺的名家,这么做事,就有些下三滥了。
当然说的客气一点,就是李胜利过于霸道了,但想到他的年纪,这货也特么不是个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