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给找的会议室,不在北楼也不在南楼,而是处于高干病房平房区的一处小院。
但深究理论基础跟源头,李胜利也说不明白,如果根据现有的理论反推,为整个中医大传承溯源,那可比筛选献方、献药的工作量还要大很多。
找了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坐好,李胜利也不说话,拿出烟就在屋里抽了起来。
用药是用有效成分还是用其性味,中医自有其说辞,很难界定,这个是个大问题,目前,中医内部也没有一个说法的……”
杜老爹虽说走了,但传法书一节,也算是在日报那边打通了关窍。
看到老王给找的会议室,杜骄阳这位女子弟,也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作为子弟,再迟钝,也会比普通人敏感的。
想到刚刚的理论厘清,李胜利也是一阵头大,就像统哥给的割治高级,作为理论绝对够用。
老王能说出‘兹事体大’四个字,显然是了解过中医的。
正好邹姨这边困顿,给她点事业做一下,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叫我小李就成,按你们医院的规矩来,咱们论年岁。
这里的穷困潦倒,可不是生活上的,差不多的中医师,生活都很好的。
温病源自南方,直接不提风寒一说,北派的伤寒,也有说法,地气暖不意味人体无寒湿之气,这可真是都有道理了。
跟行家说话就很省力了,如果遇上个不懂行还想着胡来的,李胜利直接就会调头离开。
科举,隋时开科、清末封科,中医不依附于科举,但科举学的文言典籍,却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但陆总要分功,也不能白拉拉的硬分,做事还是要的。
可如今的道医也是式微,道医之中有医术高手,能将理论讲明白的高手,可能就没有了,即便有,说出来也不是信不信的问题,而是根本听不明白。
涉及到中医大传承,没有一件事是简单的,如今,新割治派已经在中医大上马了。
“兹事体大,咱们叫上中医大的老祝,中医司的邹处,还有陆总这边的班底,开个碰头会吧?”
顺手递出了理论与药物两个难题,李胜利也在等着陆总王院长的回复。
跟老马也算是熟人了,李胜利也就没客气什么,老王所谓的碰头会,就是困难发布会,刚刚他给老王提的那俩问题。
简单解决一下,三五年的时间应该还不太够,如果能有个千八百人襄助,三五年也差不多。
人不够,就得时间加倍了,中医的许多东西,可以单独拿出来就用。
搅合在一起,就没法用了,就跟伤寒、温病的分歧,伤寒派的根基就外寒入侵,温病派不讲外寒,两者混淆,理论上就处处矛盾,谁敢拿来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