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愣住了,徐阶也愣住了。
这位方尚书其实也不算是清流,到了他这个地位,算是自成一派了。
方钝是湖南岳阳人,他做官之后一直提携同乡,当上户部尚书后更是出资捐资建岳阳会馆,安排同乡仕宦居住。
还组织同乡共为“乡约”,其实就是组建以湖南同乡为主的同乡政治同盟。
严嵩和清流都不太喜欢他,但是他把持户部多年,在朝堂上也有相当的分量。
严嵩本来还准备花力气说服方钝同意重开朝贡的,可没想到自己劝说的话还没说出口,方钝就直接同意了。
这户部一向扣扣索索,怎么今日答应的这么痛快?
严嵩也是千年的狐狸,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陶公公!
陶公公在福建弄得这一套太妙了,吓得户部不敢让他回京。
主持朝贡贸易是肥缺,相必陶公公不会拒绝,而市舶司的职务肯定要干上几年,能拖上几年就是几年了。
严嵩也不愿意陶公公返回京师,他立刻明白了方尚书的意思。
这位老奸巨猾的内阁首辅很快就赞同了万尚书的意见,在内阁的票拟上签字用印,支持福建巡抚汪道昆提请在福州重开琉球朝贡的意见。
等到李芳将内阁票拟送到御案上的时候,嘉靖皇帝提起朱笔,亲自在票拟上批红,准了汪道昆的提案,在福州重开琉球朝贡,重建市舶司,让正在福建铸币的陶公公兼任市舶司提举,全面负责和琉球朝贡的事宜。
拿到圣旨的李芳,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这一次陶公公立刻大功劳,作为举荐人的李芳自然也是得了好处。
从福建分润的好处不说,陶公公作为李芳的党羽,更加强了他在司礼监中的话语权。
但是陶公公的表现如此亮眼,李芳也有些犹豫了,若是他返回紫禁城,岂不是也要和自己争宠?
由陶公公提举福州市舶司,这算是一个肥差,也能补偿陶公公的功劳,与此同时又可以让陶公公继续留在福州捞钱,而不用返回紫禁城威胁自己的地位。
两全其美!
皇帝、内阁、内廷、户部全部都支持,这道命令以极高的效率发往福建。
如果苏泽知道这次任命的决策过程,只会感觉大明朝只会小赢,自己永远大赢,反正都是赢!
从福州府返回南平的苏泽,还没能歇脚,就被新任南平知县请到了县衙去。
新任南平知县姓孙,出身远不如之前的白知县,他是举人出身,苦熬多年才混成了知县。
孙知县已经年过五旬,留着山羊胡子,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师爷而不是知县老爷。
苏泽在白知县交接的时候见过这位孙知县,可是从那次见面之后苏泽就在外奔波,他实在想不通这位孙知县急着见自己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