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作为一个充满了野心的皇帝,能不能登上泰山,能不能在上面封禅,就看这一次了。
对灭掉突厥李世民超级有信心,因为大唐的军队,如今算得上是举世无双。
但是对高句丽,这种灭国的战争就很难做到速战速决。
所以李世民虽有征伐高句丽的心,但是火炮没有出现之前,他可从来不敢在群臣面前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然而现在,在秦羽的一番操作之下,朝中攻打高句丽还有攻打突厥的声音几乎同样的热烈。
尤其是勋贵们,大量的土地没有劳动力耕种,他们需要高句丽的奴仆来填补,户籍改革带来的人力短缺的问题。
这两种声音,存在于不同的派系之中,就像关陇集团主张打突厥,原因无非是草原上的羊毛,对其吸引力极大。
而像是关中四姓这种士族大家,则是希望朝廷能够尽早攻打高句丽,这些老旧家族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土地,大唐打下突厥,他们能够得到的好处也是有限的。
这种变化几乎就是在一年之内发生的。
李世民心情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爽得不得了。
对此,秦羽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正应了那句话,利益才是一切的原动力。
朝臣们看法的改变,自然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兵器研究院,已经加紧制造燧发枪,现在已经制造了六千,只要人手一到位,就可以马上对神机团进行扩编了。”
采用流水线的方式,数百工匠一起制造,如今每个月的生产量,能够达到两千支了。
当然为了生产火枪,秦羽把手工机床都给搞出来了。
钢铁厂投产之后,优质的钢材,都是直供兵器研究院使用的。
火炮和火枪的质量,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