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秦羽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他们可不一样,发现了人口的不足,他马上就想到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用发展来解决。
人口稀缺,那就提高人口的劳动效率嘛。
至于那个耧车,也就是那么一提,日更一顷,就跟古籍中说什么日行千里一样,都是一些夸张的修辞而已。
但是现代社会,一些高效率的耕种设备,他搞出来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当然什么联合播种机,联合收割机,这种需要内燃机,或者电力驱动的东西,还不是搞它们出来的时候。
而且他也不可能把问题抛给唐科院的学生们,让他们来解决。
他们还是在学习阶段,让他们爆发出科技创造力还为时尚早,确切的说是,时间不等人。
秦羽可等不起。
他在后世是见过,即便是现代社会,也在使用小型的,单人使用的播种设备。
华夏平原土地,只有华北地区,还有东北地区那么一小部分。
还有很多山区,不适合大机械耕种的土地。
后世拥有无限创造力的人们,发明了很多小型的单人使用的耕种设备。
古时种地,需要先用牲口,或者人力开沟。
然后用锄头或者镐头,一个劳动力,一个坑一个坑的刨出苗窝。
再由另外一个劳动力,用手将种子放到刨好的坑里,再用脚将种子埋上。
这一套流程下来,耕种一亩地,就要一上午,而且还要至少至少三个劳动力。
然而如果用到后世发明的单人播种器。
只需要两个劳动力,一个开沟,一个直接用播种器耕种,省去了繁琐的刨坑,撒子,埋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