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老师的意思:就是专门派几个熊孩子没日没夜的翻砂,铸模,浇铁水。。。。。。每天生产十几副钢圈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
铃木同学却提出了不同的生产方案:
如果能够设计一套专门的轧钢设备,将4公分宽的槽钢挤压成直径75公分的圈环,那生产效率岂不是一下子就提高许多?
李老师仔细盘算一下:
感觉只要投入几吨钢铁,几台电机,就能“解放”出好几个熊孩子,生产效率也能几倍十几倍的提高。。。。。。
这笔买卖还是划算的!
。。。。。。
于是!
仅仅几分钟的功夫!
一台专门用来生产自行车钢圈的“金属挤压设备”,就在李老师和铃木同学两个“机械专家”的笔下显出真容!
把李老师排到前面!
绝不是铃木同学“照顾李老师的面子”或者“惧怕李老师的权势”,而是这套自行车钢圈生产设备的的确确是李老师“穿越者智慧的结晶”!
因为!
得铃木同学提醒后!
李老师才忽然想起:
自己好像设计过类似的东西!
嗯,就是那台被熊孩子们当成宝贝的“弹簧机”!
只要将“弹簧机”等比放大,再根据需要调整三个挤压轮的间隙,保证将槽钢挤压成一个75公分的圆环就行!
事实上!
这种生产方式的好处还不止于此:
只要在挤压工序之前用冲床在槽钢中打上均匀排布的小孔,困扰李老师多时的钢圈打孔(辐条孔)问题也一并得到了解决!
(就是这样一个玩意儿)
。。。。。。
“嗯,这样就可以了!”
又检查了一遍“设计方案”,感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李老师随手将那份设计图纸塞给铃木同学:
“你现在就去找老胡,让他照着这份图纸抓紧把设备生产出来!”
如果一切顺利。。。。。。
明天上午,自己就能得到一辆没有外带的自行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