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还好是赤渊王,人家没有计较。
要是换成其他的,那些高官侯爵,不以这件事为要挟,才怪呢。
可一位宦官,能给他们提供的价值,就那一点点。
无非就是将陛下的心理情况,以及平时候遇到的一些事情,禀告。
一旦踏上这条路,那就无法回头,想到这儿,强行按捺住心中慌张的意味,平心静气。
一定要将平静的心态,调整出来,还要回皇宫,去禀告陛下。
刚才在王府中得到的回答,无非就是赤裸裸的未央殿下,想要离开长安回到娘子关。
陛下心中,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来的时候,对方就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
在这个基础上,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动。
说实话,就连他这位宦官都明白,在最近的这个时间段,未央殿下离开长安,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尽管陛下,不会做那种,飞鸟尽,良弓藏的事,可人言可畏。
一旦等着那些将军,将大唐的周围平定下来。
那,无论是立太子,还是各位官员重新分瓜权力。
都避无可避的,将会与未央殿下对上,特别是瓜分权力,这件事。
现在长安的权力,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隐隐的,是以当今丞相、世家,为独一党。
未央殿下,是超然于局外的一位执旗者。
在这个基础上,尽管权力会潜移默化的在一些人的手中滑走,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还是讲的。
有许多世家大族、高官侯爵,并没有将那些肮脏的手段,全都使了出来。
也幸好殿下在这儿,可,权力的蛋糕,再次膨胀,即使李未央摁得住,当今长安的时局。
可到了那时,还摁得住吗?
完全摁不住,恐怕陛下,也是这么想的吧。
唉,作别人的传声筒,真是难……
他到太极宫的时候,李世民依旧坐在皇位上,批阅奏折。
皇后,已经离开了。
进去,陛下头也没抬,轻轻挥手,周围那些不相干的侍女,就俯身道了个万福,退去。
直到无关人员退去,只剩下自己以及那些护卫时。
陛下的声音,才再次响起。
“这次去赤渊王府,有什么收获?”
“启禀陛下,未央殿下出售产业的目的,是想离开长安,与您猜测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