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美女回答:“我则是儒家的信徒。”
三位美女分别阐述了各自信仰的教义,言辞极为深刻。其中一个美女突然提到:“我昨晚做了个不太吉利的梦。”
另外两位美女忙问:“是什么梦呢?”
她说:“我梦见子孙们慌乱四散,家园被毁,遭到驱赶,全族人都在四处逃窜,这真是个不祥的梦。”
另外两位美女安慰道:“梦境往往是虚幻的,不必太过在意。”
第三个美女提议:“不如我们各自预测下明早会吃什么食物吧。”
过了许久,美女们根据各自喜好,佛教、道教、儒家依次作了预测。最后一个美女叹息道:“我刚才所说的梦境,也许还真是某种预兆,不过也不排除带来灾祸的可能性。”
说完,她们三个渐渐消失在了水中。高昱清晰地听到了她们的对话,并牢记在心。次日清晨,果然有一名僧人前来过河,行至江心时不幸溺水身亡。高昱惊骇不已,感慨道:“昨晚她们说的话居然应验了,真是不可思议!”
话音刚落,一名道士乘舟而来,打算渡河。高昱急忙拦住他,警告说:“道长,这水中有蹊跷,刚才已经有僧人在此丧命了。”道士一脸淡定:“你误会了,我是被懂行的人召唤,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不能失信于人。”
道士下令船夫继续前行,结果在江心果然也遭遇不测,溺水而亡。紧接着,又有一位儒生带着书袋急匆匆赶来,坚持要过河。高昱苦苦劝阻:“先生,前面已经有两位前辈遇险了,千万不能再冒险。”
儒生一脸严肃:“生死有命,我今天要去家族的祭祀活动,不能缺席,耽误不得。”
儒生正准备用力划船,高昱情急之下一把拉住他的衣袖:“手臂可以断,但绝对不能让你渡河。”
儒生还在岸边挣扎呼救,突然一道白练般的物体从潭中疾射而出,瞬间缠绕住儒生,就要拖入水中。高昱与船夫急忙上前,想抓住儒生的衣服,但那物体黏滑无比,根本抓不住。高昱无奈长叹:“真是命中注定啊,短短一会儿工夫,已经有三人丧命于此!”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艘小船悠悠驶来,上面坐着一老一少两位客人。高昱立刻上前询问老人的名字,老人答道:“我是祁阳山的唐勾鳖,今日前往长沙,要探访张法明大师。”
高昱早就听说过唐勾鳖是一位修为高深的道士,有着神奇的法术,对他毕恭毕敬。这时,岸边传来阵阵哭泣声,原来是那三位溺水者的家属。高昱向唐勾鳖讲述了整件事,唐勾鳖听后勃然大怒:“竟敢如此害人!”
唐勾鳖随即打开行囊,取出丹砂笔,在黄纸上书写符咒,命令身边的弟子:“你速将此符扔入潭中,勒令水下的妖怪立即离开此地。”
弟子接到指令,稳稳地踏入潭水中,仿佛走在平地上一般,沿着潭边山脚走了几百米,眼前赫然出现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洞穴,如同人间的豪宅。只见洞中石床上躺着三头白猪,旁边还有几十头小猪崽正在嬉戏玩耍。待弟子走近,手里挥舞着符咒,三头白猪瞬间惊醒,化身为三个白衣美女,小猪崽也随之变为一群可爱的小童女,她们看着符咒,悲泣道:“那个不吉祥的梦,果然是预兆啊!”
美女们央求道:“烦请你转告我们的师父,我们在昭潭居住已久,难免有些不舍。能否给我们三天时间,我们会搬到东海去。”
她们各拿出一颗璀璨明珠作为答谢,弟子摇头道:“我啥都不缺,不需要这些。”
弟子拒绝了明珠,返回向唐勾鳖禀报。唐勾鳖一听勃然大怒:“你再去告诉这三个妖怪:明早必须离开此地,否则,我会派六丁神兵下到洞穴将它们斩杀!”
弟子再度进入洞穴传达唐勾鳖的旨意,三位美女哭得梨花带雨,哀求道:“我们一定服从命令,明早就离开。”
弟子返回地面。第二天天刚破晓,一团黑气自潭面升腾而起,紧接着狂风骤起,波涛汹涌,三条数丈长的大鱼带领着一群小鱼,沿着水流疾驰而去。唐勾鳖满意地点点头:“这次出行收获颇丰,若非你相助,又怎么能除去昭潭的隐患呢?”
于是,唐勾鳖与弟子搭乘小船,朝着东西方向,踏上新的征程。
九
隋朝时期,汾阴侯生,那可是个世间罕见的奇才异士。作家王度对他一直尊奉师礼,恭敬有加。侯生临终之际,赠给王度一面古老的铜镜,言辞庄重地说:“拿着这面镜子,一切妖邪都将远离你。”
王度接过这面镜子,视若珍宝。这面镜子直径约八寸,中央镜纽铸成麒麟静卧的形态,四周围绕着麒麟的是龟、龙、凤、虎四灵,按照四方方位排列得整整齐齐。而在四灵图案之外,又镶嵌着八卦图形,八卦之外,还刻有十二生肖的位置,每个位置上都有相应的动物形象。更奇特的是,生肖之外还环绕着二十四个神秘字符,字体类似隶书,笔画完整无缺,却并非任何已知的文字记载所能识别。
侯生揭秘说:“这二十四个字符象征着二十四节气的形象化表现。”
每当阳光照射镜面,背面的图文会清晰映射到镜子里,连最细微的部分都能准确无误地显现出来。拿起镜子轻轻敲击,会发出悠扬清澈的声音,余音绕梁,竟可响彻一整天。嘿,这可不是寻常镜子能够比拟的宝贝。如此神器自然受到高人的青睐,被誉为具有灵性的物件。侯生曾提及:“昔日听闻黄帝铸造过十五面神奇的镜子,其中最大的一面直径为一尺五寸,刚好符合满月的尺寸。而这面镜子则是按尺寸逐级递减排序的第八面。”
尽管时光荏苒,历史文献散佚,但这位高人所言之事,断然不是虚构。想当年杨贵妃得玉环,福泽世代;张良失赤松子所赠宝剑,亦终其一生。如今王度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心中常感抑郁,朝廷犹如废墟,个人前途渺茫。不幸的是,这面宝贵的宝镜竟然也离他而去,真是令人叹息不已!故此,王度决定详尽记录这面镜子的奇异之处,以便流传后世。千年之后,若有缘人发现此镜,也能知晓它的来历。
大业七年五月,王度卸任御史职务回到河东老家,恰巧赶上侯生死去,继承了这面神奇的镜子。同年六月,他又动身返回长安。途经长乐坡时,借宿在一个名叫程雄的人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