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奇闻怪谈之吃播 > 第22章 越姬乌丝(第12页)

第22章 越姬乌丝(第12页)

胡僧又惋惜地补充道:“如果再施加一些特殊方法,理论上还能透视人体内部,只可惜缺少必要的药物。只要用金烟熏蒸,玉水洗涤,再依法涂抹金膏、珍珠粉,即使埋在土中也不会影响其灵性。”

胡僧留下了一些制作金烟、玉水的方法,王度按照他的指导实践,效果果然灵验。之后,那位神秘的胡僧便再也没有出现。同年秋季,王度出任芮城县令。县衙前有一棵粗大的枣树,树干周长数丈,不知生长了几百年,历任县令上任都要拜祭这棵树,否则就会马上遭受灾祸。王度认为这是迷信,应当去除这类无意义的祭祀,但县吏们都磕头恳求他保留。

王度无奈之下,只得按照传统进行了祭祀,但他私下认为这棵树可能是精怪所附,要想铲除并不容易,只能先试着削弱其势力。于是他偷偷将宝镜挂在了树中间。那天深夜二更时分,突然听到衙门前轰隆隆的雷鸣般声响。王度出门查看,只见风雨交加,电闪雷鸣都围着那棵枣树,电光在树上忽上忽下闪烁。天亮时,人们发现一条紫色鳞片、红色尾巴、绿色脑袋、白色角、额头有王字标记的大蛇死在了树下。王度收回宝镜,命人将蛇尸移至县门外焚烧,并挖掉了那棵枣树,树心果然有一个洞,洞口通往地下,还能看到巨蛇蠕动过的痕迹。处理完毕后,芮城的妖怪传说就此终结。

同年冬天,王度以御史的身份代理芮城县令,同时肩负巡查河北道的任务,负责开仓放粮救济陕东地区的灾民。当时天下大乱,百姓疾病丛生,蒲陕两地的疫情尤其严重。有个河北人张龙驹,在王度手下做小吏,全家几十口人全都染病。王度很同情他,带着他和宝镜去了他家。夜间,张龙驹手持宝镜逐一照看病人,所有病患一见到宝镜都惊讶地坐了起来,声称:“看到张龙驹拿着一轮明月照向我们,月光洒在身上,清凉的感觉直达五脏六腑。”

刹那间,病人们的体温恢复正常,当晚病情便痊愈了。王度觉得这样使用宝镜既能救人,又不会损伤宝镜,于是让张龙驹秘密带着宝镜巡回治疗民众。

那天深夜,宝镜在匣子里发出一阵阵清冷的鸣响,声音穿透力极强,持续了很久才停下来。王度心中暗自惊奇。次日早晨,张龙驹前来报告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个人,龙头蛇身,头戴红冠,身穿紫袍,他自称是镜精紫珍,对咱家有恩,特意托梦给我。替我感谢王公,老百姓生病是因为犯了天罚,为什么要逆天而行,借助宝镜来拯救他们呢?而且,到了下个月,他们的病情会自然好转,没必要为我辛苦。”

王度被这番奇异的经历所打动,因此将此事记录下来。果不其然,到了下个月,百姓们的病情真的逐渐好转,正如镜精所说。大业十年,王度的弟弟王动从六合丞的职位上辞职归乡,还计划遍游山水,寻求长远的生活之道。王度试图劝阻他:“现在天下动荡不安,盗贼四起,你想置身事外吗?再说咱们兄弟情深,从未长时间分离,这次你要走,就像要远离红尘,我实在放心不下。”

王动坚定地回应道:“我已经决定了,无论如何都要走。哥哥你是个通达之人,应当理解我的选择。孔夫子说过:‘普通人不应剥夺其志向。’人生短暂,如同白驹过隙,得其所愿则乐,失其志愿则悲。实现自己的理想,才是圣人的道理。”

王度拗不过弟弟,只好与他诀别。王动临行前请求:“既然我要远行,有个小小请求。哥哥你那面宝镜并非世俗之物,我决定追求逍遥自在,栖息于山水之间,希望能把宝镜赠给我。”

王度欣然答应:“我怎么会舍不得这面宝镜呢。”于是将宝镜赠给了弟弟。

拿到宝镜后,王动踏上旅途,却没有告知具体的目的地。直到大业十三年夏天的六月,他才回到长安。他带回了宝镜,对王度说:“这面镜子真是个宝贝。自从离开你之后,我首先去了嵩山……”

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攀爬石梁,静坐玉坛。一天傍晚,他遇见了一处凹陷的岩洞,里面有个能容纳三四人的石室,他就在这里歇息。到了月夜二更时分,来了两个陌生人,一个面相胡须,皮肤苍白瘦削,自称为山公;另一个面庞宽阔,长着长长的白胡子,肤色黝黑且身材矮小,自称毛生。他们问:“这是何人在住?”王动答:“我只是个探寻幽深洞穴的旅者。”三人坐下聊天,谈话间,王动总觉得他们话语间带有异样意味,怀疑他们是精怪,于是悄悄把手伸到背后打开镜匣,镜子反射出的光照在两人身上,二人立刻发出哀鸣,俯伏在地。矮个子瞬间化为一只乌龟,胡须男化为一只猿猴。王动一直举着镜子直到天亮,两只精怪的身体都僵硬不动。乌龟身体覆盖着绿毛,猿猴身上则是白毛。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动带着宝镜走过了许多地方,用宝镜揭示了不少奇闻异事。比如在玉井附近有一个池塘,水质清澈如绿色宝石,当地人每到八个节气都会祭祀,祈求平安。有一次祭祀中断,池水涌出黑云,降下暴雨,堤坝都被冲垮。王动用宝镜照射池塘,池水立刻沸腾起来,伴随着雷鸣般的震动,池水突然腾空而出,飞出两百多步远后落地。池水消失后,露出一条一丈多长的大鱼,鱼身粗细如同手臂,头部鲜红,额白,身披青黄相间的斑纹,无鳞却有粘液,身形似蛇,长有龙角,尖嘴,看上去像是鲟鱼,行动时闪烁着光芒。由于落在泥泞的地面,这条鱼无法远去。王动把它当作普通鱼对待,宰杀烧烤,发现肉质肥美,味道鲜美,足以支撑他好几天的食物需求。

后来,王动来到了宋汴地区,在一家姓张的客栈老板家中,他得知张家的女儿患上了一种怪病,入夜后哀嚎之声令人心疼不已,询问之下才知道,这病已经困扰她一年多,白天没事,晚上却痛苦不堪。王动决定用宝镜探查真相……

在客栈停留一晚后,王动听见了女子痛苦的叫声,于是决定打开宝镜查看究竟。患病的女子说:“头戴冠帽的家伙被杀死了。”王动发现病床下果然有一只硕大的雄鸡,已经毙命,原来这是客栈主人家饲养了七八年的老雄鸡。接下来,王动南下游历至江南,准备渡过广陵的扬子江,不料天空突然乌云压顶,江面波涛汹涌,船夫脸色大变,担心船只随时可能倾覆。关键时刻,王动带上宝镜上了船,他将镜子照向江中,只见镜光照耀之处,水下情况一览无余,乌云和波涛竟然奇迹般地收敛了,江面恢复了平静。片刻之后,他们顺利跨越了这道天险——扬子江。

随后,王动来到了脐摄山,涉足曲折蜿蜒的曲芳岭,或是攀登险峻的山顶,或是深入神秘的洞穴。途中遇到一群叽叽喳喳围着他吵闹的鸟儿,还有几只熊挡住了去路。王动举起宝镜挥舞,鸟兽立刻惊恐四散。接下来,他要渡过浙江,偏偏碰上了潮汐出海,涛声震天,十里之外都能听见。船夫吓得面如土色,警告说:“潮水马上就要涌来,不能继续向前航行,如果不赶紧掉头,我们怕是要葬身鱼腹了。”王动再次拿出宝镜照向江面,只见江水波涛瞬间退却,形成一道透明屏障,好似云端矗立,周边几十米内的江水豁然分开,水位降低,江底的鼋鼍四散奔逃。他们乘风破浪,顺利驶入了南浦。

事后,他们抬头望去,刚才那滔天巨浪高达数十丈,恰恰就在他们刚刚渡过的地方汹涌澎湃。随后,王动登上了大台,遍览奇峰异壑。夜晚行走于山谷,宝镜挂于腰间,离身百步之遥的地方仍然明亮如昼,甚至连林间憩息的鸟儿都被突如其来的亮光惊飞。游览完会稽后,王动遇到了一位名为张始鸾的奇人,此人传授给他周髀九章和明堂六甲等诸多学问,然后与好友陈永一同返回。

再后来,王动又游历至豫章,邂逅了一位叫做许藏秘的道士,据说他是旌阳七代孙,拥有踏刀履火的神奇咒术。这场奇妙的旅程就这样继续下去,宝镜的神奇力量一次次助他化险为夷,同时也引导他结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人物,展开了一段段匪夷所思的冒险故事。

话说完了妖怪的种种,再来说说丰城县仓库主管李敬慎家的离奇事件。李家的三个女儿相继得了怪病,无人能治。这时,有个叫许藏秘的道士虽然名声在外,但治疗李家三女的病情也未能奏效。好友赵丹是个有才智的人物,时任丰城县尉,于是他前去看望李敬慎。赵丹让随从人员指明李家位置,亲自上门了解情况。赵丹以礼待之,并询问李敬慎家女儿病情的详情。李敬慎满脸忧虑地说:“三个女儿同住在堂后的内阁里,每到傍晚,她们就精心打扮,穿着华丽,天黑后便回到阁子中熄灭灯光,能听到她们低声私语和笑声。直到拂晓,她们才会睡去,除非叫醒,否则绝不醒来。日渐消瘦,饮食锐减。若是不让她们化妆打扮,她们就会试图自缢或跳井,真是束手无策。”

赵丹请李敬慎带他去看那个阁子,阁子东面有一扇窗户。为了避免晚上门被锁住难以开启,赵丹白天就预先切断了四根窗棂,然后用物品伪装恢复原状。等到傍晚,李敬慎报告说女儿们已回阁子梳妆完毕。一更天时,赵丹果然听到了她们的笑声。他迅速拔掉窗棂,手持宝镜进入阁子照看。三女惊叫道:“你杀了我的夫婿!”在宝镜的照射下,他们发现阁内有一只长约一尺三四寸,全身无毛无齿的鼠狼,一只肥大体重可达五斤的无毛老鼠,以及一只大小如人手、身披五彩斑斓鳞甲、头部长着半寸角、尾巴超过五寸、尾尖部分为白色的蜥蜴,这些怪异生物均在壁孔前毙命。自此,李家三女的怪病奇迹般地康复了。

之后,赵丹继续寻找真谛,来到了庐山,悠游数月,或在森林深处栖息,或在草地野地露宿。期间,不论遇到多么凶猛的虎豹、豺狼,只要他拿出宝镜一照,那些猛兽都会立刻逃窜。

庐山隐士苏宾乃是一位深谙《易》理、洞察未来的奇人。他对赵丹说:“这世上所有的神物都不会长久留在人间,如今世界混乱,他乡未必安全。贤弟手中的这面宝镜实属珍贵,务必尽快回到家乡妥善保管。”赵丹听从了苏宾的建议,即刻启程北归,并沿途游览了河北。某夜,赵丹梦见宝镜告诉他:“承蒙你的厚待,我即将离开人间,想要与你告别,请你尽早返回长安。”梦中赵丹答应了宝镜的要求。待到天明,他独自思索梦境,心生惶恐,决定立即西行前往秦地。

如今赵丹已经见到了兄长王度,算是履行了对宝镜的承诺。但他心中明白,这样的神物也许终究不属于人类所有。

几个月后,赵丹回到河东。大业十三年七月十五日的夜晚,宝镜所在的匣子传出悲伤的鸣声,起初声音轻微悠远,随后越来越大,仿佛龙吟虎啸,直到清晨才平息下来。赵丹打开匣子一看,宝镜已然消失无踪。

在贞元丁丑年的一个风和月高的夜晚,陇西的李公佐正悠闲地泛舟于潇湘、苍梧之间的水域,不期而遇了征南从事弘农的杨衡。他们在一处古老的河岸停泊,暂住于附近的佛寺,伴着空旷江面浮动的明月,俩人兴致勃勃地探讨着各种奇异之事。

杨衡给李公佐讲述了一桩发生在永泰年间的神秘事件:“当时,李汤担任楚州刺史,有个渔夫在龟山下夜钓,突然发现钓竿被什么东西牢牢拽住,怎么也拉不上来。这渔夫水性极好,便潜入五十丈深的水底一探究竟,只见一条巨大的铁链盘绕在山脚下,尽头深不可测。渔夫赶紧禀报了李汤。李汤组织了一批渔民和水性好的壮士,加上五十多头牛合力拉动铁链,铁链终于开始颤动,慢慢接近了岸边。奇怪的是,当时并无风浪,江面却波涛翻滚,围观的人都被吓得不轻。当铁链被拉上岸时,只见一头似猿非猿的怪兽被锁链锁住,身高五丈有余,蹲坐的样子活像一只大猿猴。只不过它的眼睛始终紧闭,显得浑浑噩噩,口中流出的鼻涕和口水腥臭难闻,让人不敢靠近。过了一会儿,这怪兽伸长脖颈,打了个哈欠,突然双目大睁,目光如电,环视人群,似乎要发狂攻击。围观的人吓得四散奔逃。怪兽则从容不迫地拽着铁链和牛群缓缓沉入水中,从此再也没现身过。当时楚州有很多知名的文人士大夫,他们与李汤一同目睹此景,皆瞠目结舌,对这诡异现象一无所知。唯有渔夫还记得铁链所在的位置,但那怪兽从此就消失在了水底。”

时至元和八年冬天,李公佐从常州出发,为给事中孟简送行,一直护送到朱方。当地的廉使薛苹以隆重的礼仪接待了他们,场面温馨而周到。

那个时候,李公佐在馆驿中与扶风的马植、范阳的卢简能、河东的裴蘧等人共处一室,围着温暖的炉火畅谈到深夜。席间,李公佐又提起之前杨衡讲述的那桩离奇往事,说得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到了九年春,李公佐踏上探索东吴古迹之旅,跟随太守元公锡一同泛舟洞庭湖,登临包山,还在山上的一位名叫周焦君的道人住所借宿。他们在一处神秘的石洞中找到了一本古旧的《岳渎经》第八卷,上面的文字古老奇特,因年代久远,编排破损,难以解读。李公佐与周焦君共同研读这本书,其中记载了一段震撼人心的故事:

相传大禹治理洪水时,曾三次来到桐柏山,遭遇惊天动地的狂风雷电,石头树木都发出哀嚎,五位大伯率领水族阻挡洪水,天上的神仙也纷纷出兵援助,却都未能成功。大禹震怒,召集了众多神灵,命令夔龙等协助作战。桐柏山的千位山神首领纷纷低头请命。大禹于是囚禁了鸿蒙氏、章商氏、兜卢氏、犁娄氏四位妖魔,并最终擒获了淮涡水神——无支祁。这家伙能言善辩,熟悉江河深浅、水源距离,外形像猿猴,鼻子扁平、额头高耸,身躯青色、头颅白色,眼睛金色、牙齿雪白,脖子能伸长百尺,力气超过九头大象,动作迅猛,速度快如闪电,任何人都无法长时间盯着它看。大禹先后派出章律、乌木由两位神只对付它,都未能制服,直到派遣庚辰出马,才将其降服。周围的鸱脾桓、木魅、水灵、山妖、石怪闻风而动,聚集起来,历经数千年的缠斗,最终被庚辰一一击败。庚辰将无支祁的脖子套上大锁,鼻子穿了金铃,然后把它迁移到淮阴龟山脚下,从此淮河水得以安宁地流入大海。庚辰之后,凡是有描绘无支祁图像的,都能避开淮河的风浪灾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