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奇闻怪谈录 > 第26章 九霞霓裳(第6页)

第26章 九霞霓裳(第6页)

姨妈再次入睡,又梦见全素,惊醒后又是一阵哭泣,她在柜子里翻找出二百张纸,决定赶紧剪碎烧掉。纸烧完了,地上赫然出现了千缗钱。鬼差见状,说:“这么多钱我们扛不动,但你是活人,有生人的力量,你可以全部带走。我们帮你送过去。”

全素起初觉得不可能,试着两手举起来,没想到钱堆高高地挂在肩膀上,但实际上却很轻。他便随着鬼差把这些钱送到介公庙寄存。庙里的主人穿着紫色官袍,腰缠金带,命令手下接收了这笔钱。寄存完毕后,鬼差说:“你现在肯定能活过来了。既然来了,不如顺便参观一下,我们准备带一个人去投胎,你想不想瞧瞧是怎么一回事?”

全素跃跃欲试:“那当然好啊!”

两位鬼差带着吴全素来到西市绢行尽头,只见一户灯火通明的人家,屋内传出阵阵哭泣声。门口几位僧人正诵读经文,屋内弥漫着香烟,鬼差畏惧不敢靠近,便从堂屋后檐揭开瓦片、拆下椽子,打开一个大洞,正下方就是一张床,床上躺着一个气息微弱的老人,周围围着一圈哭泣的人。鬼差掏出一根拇指粗细、两丈多长的绳子,让全素安稳地坐在洞口,把绳子一头垂到洞内,并告诫他:“我们去找那个人,人一来你就拉绳子。”

鬼差将绳子放入洞中,右手摸向老人,左手紧握绳头。全素快速拉动绳子,将老人拽到堂前,用绳子将他捆绑起来。两位鬼差接力扛着老人出了房子,互看一眼,商量着:“哪儿有最大的肉案?”

其中一个说:“布政坊十字街南边的王家肉铺最大。”

他们便朝着肉铺走去。到达目的地后,鬼差将老人扔在肉案上,剥去他的衣服,用力挤压。老人痛苦哀嚎,全素看不下去,忍不住说:“如果有罪该受刑罚,这样做也太过分了;如果没有罪过,为何要这样折磨他呢?”

鬼差笑了笑,解释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可真晚呐!通常情况下,那些行善积德,该升天享福的人,会有仙乐彩云、霓虹仙鹤迎接;那些罪孽深重、要下地狱的人,则会有牛头鬼、铁叉枷锁来抓。至于这位老人,他既没有升天的福气,也没有下地狱的罪行,虽然修身养性,却仍未摆脱红尘俗世,仅仅洁净自身,没有罪恶瑕疵。在他寿终正寝时,另一位妇人肚子里的孩子即将出生。如果不加以挤压变形,那妇人怎么能顺利生产呢?”

鬼差继续用力挤压,老人的身体逐渐缩小,不一会儿便只有拳头大小,五官四肢仍清晰可见。他们带着缩小版的老人,穿过子城,来到大胜业坊西南方向,拐弯向东进入第二个胡同,然后进入北墙第一家。这家灯火未熄,屋里人声低语,三个和尚正对着窗户诵读《八阳经》。鬼差不敢靠近,直接上了台阶,推开堂门,一个鬼差将缩小的老人投入堂中,甫一落地,新生的婴儿就开始啼哭。鬼差宣布:“任务完成了,现在送你回去。”

他们又一起回到了永兴里的旅舍,走进全素的寝室,屋内一片漆黑。鬼差在背后轻轻一推,全素感觉像是从高空坠落,头晕目眩,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此时街上的鼓声已经响起。姨夫从宣阳骑马赶来,全素已经苏醒,而仆人却毫无察觉。姨夫用车载着他,在宣阳修养了几天,身体恢复正常后,全素再次穿过子城,来到了那个刚刚生下男婴的家庭,眼前的一切历历在目。全素认为考上明经不足以炫耀,只想赶快回家侍奉双亲。然而,几次选定出行日期,不是头晕未能成行,就是驴子受伤,或是连日雨雪,或是亲友来访耽误行程。

就这样拖延了一段时间,很快就逼近了考试日期。全素参加了考试,却不再抱以往那样的期待。谁知,不久后他竟然高中,笑着告别了长安。这次经历让他明白,命中注定的成功,是无法逃避的。有时候时机未到,急躁也无济于事。通过这个故事,足以警示那些只知道前进却不懂得适时放手的人。

在一个风起云涌的咸通庚寅年,卢龙军的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张直方突然上表,请求恢复那早已被遗忘的入觐之礼。皇帝一瞧,觉得这位大臣还挺有心的,就笑眯眯地准了。

话说这张家啊,世世代代在燕地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老百姓都对他们感恩戴德。张直方呢,更是继承了家族的荣光,每天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跟朝廷里的那些大官们称兄道弟。他手底下的地盘又肥又富,兵强马壮,朝廷也一直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啊,这张直方一上位,就完全变了样。他整天就知道喝喝酒、玩玩乐,对老百姓的疾苦根本不放在心上。他家里养的那些珍禽异兽,比皇宫里的还多;那些穿着华丽衣服的手下,一个比一个嚣张。结果到了晚年,军中的将士们对他可是怨声载道。张直方自己也觉得不对劲,心里开始发慌。

这时候,他身边有个聪明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大人啊,您不如把家搬到京城去,这样既能避开那些怨声,又能跟皇帝套近乎。”张直方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就带着全家老少,浩浩荡荡地搬到了京城。

皇帝一看他来了,也挺给面子的,给了他个左武卫大将军的职位。可是啊,这张直方哪是个守规矩的人啊,他根本不管什么军职不军职的,整天就知道在城外设陷阱打猎,连狗和猪都不放过。要是手下有谁不顺他的意,他立马就杀人。有人劝他:“大人啊,这京城可不是您那地头蛇的地盘,您得收敛点。”

他老妈却说:“我儿子可是大官,怕谁?”

这下子,张直方的嚣张跋扈就传遍了京城。那些谏官们实在看不下去了,纷纷上书要求把他抓起来。可是皇帝念他过去有功,就降了他的职,让他去洛阳当个闲职。

张直方到了洛阳,还是不知道收敛。他整天在洛阳城里闲逛,看到谁就欺负谁。老百姓一看到他,就吓得四处逃窜。

这时候,有个叫王知古的人,原本是东边诸侯推荐的士子。他虽然读过几本书,但总是考不上功名,于是就在洛阳城里混日子,靠踢球喝酒打发时间。他听说张直方的事后,觉得挺有意思的,就跑去拜访他。张直方一看他挺会说话,就跟他成了朋友。

有一年的冬天,王知古早上起来,发现住的地方连烟都没有,心里挺郁闷的。他就跑去找张直方,结果张直方正急着要出门打猎。他看王知古来了,就说:“兄弟,跟我一块去打猎怎么样?”

王知古一听,觉得外面太冷了,有点不想去。张直方一看他犹豫,就吩咐手下:“给他拿件短袍来。”

王知古这天被张直方叫去打猎,心里还挺高兴的。张直方看他穿得单薄,就大方地说:“兄弟,穿上我这件麻衣,咱们一起出发!”王知古高兴地套上麻衣,两人就骑着马出城了。

一出长夏门,天上就开始飘起了雪花,越下越大,两人顶着风雪向东边奔去,一直来到了万安山的山脚下。打猎打得不亦乐乎,烤着兔子肉,喝着酒,完全忘了外面是冰天雪地。

可就在雪停的时候,天都快黑了,一只大狐狸突然从王知古的马前窜了出来。王知古一激动,就追着狐狸跑了好几里地,结果把张直方和猎人们都甩丢了。等他回过神来,四周已经是一片漆黑,只能听到远处洛城的钟声。

王知古心里慌得不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在这时,他看到远处有火光,就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赶紧朝着火光走去。

走了十几里地,他终于来到了一座大宅子前。只见宅子里灯火通明,看起来很是气派。王知古心想,这下有救了,赶紧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看门人,问他是谁。王知古赶紧解释说自己迷路了,希望在这里借宿一晚。看门人说这是南海副使崔中丞的庄子,主人家都不在,只有女眷在家,不方便留宿。

王知古一听急了,这大晚上的,他能去哪儿啊?于是他就站在门口等着,希望有人能出来帮忙。

过了一会儿,有个拿着火把的保姆出来了,她开门让王知古进去。王知古感激涕零,跟着保姆进了宅子。只见宅子里重门叠户,装饰得十分豪华。保姆让他坐在一间宽敞的大厅里,还摆上了美酒佳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