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延安。
夜幕笼罩下的陕北高原,窑洞里的煤油灯忽明忽暗。
胡天佑上星期刚刚从东北完成任务返回延安,被组织安排从事电报破译工作。
他刚刚破译完一份截获自东北的地下电报,眉头紧锁。
电报内容令人十分不安。
日本关东军虽然败局已定,但似乎在伪满洲国首都新京有异常动向。
“天佑同志,首长让你马上去见他。”门外传来通讯员小陈的声音。
“小陈,首长找我什么事?”
“首长没说,看样子很紧急,让你马上过去。”
“好,我马上去。”
胡天佑迅速整理好译电文稿,披上外衣跟着小陈走出窑洞。
八月的延安夜晚已有些凉意,他加快脚步,穿过一片枣树林,来到中央社会部所在的院落。
屋内,李部长正与几位领导低声讨论着什么,神情严肃。
见胡天佑进来,李部长示意他坐下。
“天佑同志,我们刚收到东北局急电。”李部长递过一份文件,“苏联红军突破关东军防线后,日本败局已定。但我们得到情报,日本特务机关正在新京策划一个‘珍宝转移计划’。”
胡天佑接过电文快速浏览一遍,脸色逐渐凝重起来。
“日本人要转移伪满皇宫的国宝?”
“不止是伪满皇宫收藏的国宝。”李部长摇头说道,“日军多年来从全国各地搜刮的珍贵文物,包括故宫南迁途中被他们截获的部分国宝,全都集中藏在新京某处。据我们内线得到的消息,这批文物数量惊人,价值连城。”
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接着说道:“日本天皇虽然已经宣布投降,但我们必须防止这批国宝被他们偷偷运往日本,也得预防被进入东北的苏联红军当作战利品带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一定让把它们留在中国。”
胡天佑感到肩头沉重,他明白这项任务的重要性,也明白首长之所以叫他来的目的。
自1931年东北沦陷后,日寇铁蹄践踏之下,无数国宝或被掠夺,或毁于战火。
如今这批集中在新京的文物,可能是东北地区最后一批尚未被运往日本的重要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