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公公的例子在前,诸位大人不欲干惹后宫之事,只恨自己今日长了一双耳朵。
“前朝事了,那本宫就先走了,还要教宫人规矩!”
“梓潼慢走,朕下朝之后就去凤仪殿寻你,谢得贵,送一下你皇后主子。”
什么辩驳、舌战群儒,教大臣明是非、讲道理,那都太费工夫了,燕飒茗选择走捷径。
看看,立马见效,底下大臣,无一人敢与她对视。
皇后凤驾起,所有大臣恭送,大朝会继续,昭明帝发现,今日这些臣子用的顺手。
皇后殿中只有一位周进喜最得用,还缺一些太监人手,以后哪位大臣惹他不喜,便拿皇后出来一用。
想来皇后的性子,定然是乐意帮忙。
等大朝会散去,谢得贵支使徒弟留下,在大臣面前摇头又叹气,故意看向那些特意与陛下作对的大臣。
高大人做御史大夫,就是御史台第一喷子,周进喜在他那受过气,故此也是狭隘,就在宣政殿不远处的偏房让人阉了他。
嘴中没有放上一块软木,惨叫之声,绕梁三日,可让散朝的大人们听的真切。
这次之后,想必这些大人别说参皇后,就是参燕家都得思量。
身后的惨叫,燕飒茗没有听到,她要赶着回凤仪殿。
孝顺孩子要来请安,为了走流程,还要让诸位皇子皇女留下来用膳,特意选在凤仪殿主殿的偏间,这边够大够亮,方便转移到下一个战场。
跟母后一同用膳,还要夹菜以表孝心,燕飒茗摆的都是自己喜欢的早膳,也不用担心夹的不好吃。
动了两筷,礼节到了,开口让孩子们让他们都坐下,与母后一起尝尝凤仪殿御厨的手艺。
膳后,换了更大的东偏间,一杯清茶漱口,开始挨个关心。
按大小顺序来,问上学怎么样,宫女太监伺候的如何,膳食合不合胃口。
每人两三句,回自己进食香、睡的香、心情好,就打发他们去崇文馆进学。
先去了宣政殿,又跟皇子皇女交流感情,一看天还没大亮,这时候又有后宫妃嫔前来请安。
那些背后动了手脚的后妃,现在也都老实,力求不让皇后主子多看她们一眼,看一眼就是宫规两遍,谁受得住。
这时都还没下朝,前朝的事没传进后宫,但茯苓姑姑贴心的在这时过来请示。
高公公刚受宫刑,说是要休养几日,不能就来娘娘面前伺候,另外谢公公也说要亲自教高公公规矩。
有后妃听的眉头直跳,宫里什么时候多个公公也要请示皇后,又要让谢得贵教规矩,这事透露着古怪。
贤妃对高这个姓氏最敏感,站出来问。